首页 » 汽车评论 >

【盛·严选】疫情当前,A股开市,5问5答教你应对~

2020-02-04 17:58:17来源:长盛基金

本文共1901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春节假期结束了,不少单位陆续有人进入了复工状态,疫情防护工作也更成为了重中之重,小盛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在家办公”,这既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保护他人。

与此同时,A股也已经开市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的大背景下,许多投资者都在担忧疫情会对A股造成怎样的影响?会持续多久?后市又将如何发展呢?

在这里,小盛整理了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1

怎样看待疫情影响下的A股波动?

受本次疫情的影响,多省市交通管制、企业返工时点延后、社交活动的减少等,股市波动明显。复盘2003年的非典疫情,由于市场恐慌情绪的触发,大盘整体始终处于波动阶段,一直持续到疫情基本稳定。

民生证券称,疫情短期内对经济冲击较大,但不应忽略的是,经济体系的修复能力。虽在非典期间造成了大幅波动,但在非典疫情得到控制的3个月后,上证综指从11月中至12月底反弹13.82%(数据来源:银河证券,Wind;2002.12.1-2004.1.1)。并且从2003年全年来看,虽然有非典的影响,但整年上证综指,相对算下来其实还上涨了10%。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3.1.1-2003.12.31

因此,投资者不必过度惊慌,疫情短期影响较大,但放长时间看,对A股不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此次的波动既是危机也是机会,短期事件虽造成恐慌下跌,但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市场或已进入“捡便宜货”的阶段。

2

 疫情对A股的影响会持续很久吗?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疫情的发展是客观事实,股市市场的走势取决于客观事件的预期变化。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先下后上,“下”的时间会短于预期。

复盘历史中的全球百年大型流感,A股下跌基本在2个月完成,跌幅不大于10%,且阶段冲击为主,不改变市场趋势。同时,长盛基金投研团队认为,疫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但在党和政府的严控下,疫情应该能较快地有效控制,短期波动不影响经济中长周期。因此,投资者不必过度惊慌。

3

疫情出现后,“聪明资金”怎么做的?

疫情讨论趋于理性,资本市场危中有机。A股恐慌之时,被誉为“聪明资金”的北上资金却开启“买买买”模式。据Wind数据,沪深股通昨日累计净买入181.89亿元,是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历史第二大单日净买入规模,仅次于2019年11月26日的214.3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可见,此次疫情并未过分打击外部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反而把此次短期事件带来的冲击视为一个投资良机。

反观2003年非典期间,巴菲特逆势大手笔买入中国石油H股堪称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巴菲特持有四年后,在2007年市场一片乐观之际抛出并获取了将近10倍的盈利。

4

作为普通投资者,该怎么办?

对于A股市场的不断波动,投资者无需过分忧虑,市场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使我们的经济和股市的大趋势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作为一名投资者,要用理性的角度、乐观的心态看问题,从历史中不断学习,同时用长远的目光看现在。

投资最好是在市场遇冷时候播种,等到市场火热,就是收获的季节。此时若逢低分批买入或者基金定投,可以帮助投资者积攒更多的便宜“筹码”,静待市场回暖,便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5

未来看好哪些板块?

中信策略称,疫情冲击令去年12月开始的“小康牛”的预演结束,但同时提供了难得的配置机会。2月份市场因疫情冲击挖的“黄金坑”,将是全年最佳的配置时点。配置上短期交易和长线配置机会并存,以消费电子、半导体和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和以创新药为代表的医药是贯穿全年的主线。

同时,长盛基金认为,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为帮助大家把握后市机遇,建议大家关注小盛家的两只主题基金:

把脉医疗投资  专注量化配置

长盛医疗行业

(002300)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0.2.3

新龙头汇聚 新成长机遇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

(080012)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0.2.3

长盛医疗行业2016、2017、2018、2019业绩分别为2.00%、4.61%、-18.93%、49.8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0.49%、4.23%、-20.06%、28.31%。数据来源:长盛医疗量化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6年2月3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80%×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

长盛电子信息产业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业绩分别为-6.20%、74.26%、36.10%、88.27%、-24.93%、-0.18%、-33.09%、49.72%,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7.63%、33.88%、20.14%、52.21%、-18.16%、10.07%、-28.39%、50.58%。数据来源:长盛电子信息产业定期报告,统计日期:2012年3月27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业绩比较基准:80%×中证信息技术指数收益率+20%×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的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