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看这里!

2020-03-07 09:01:27来源:佛山在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奋战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到宅家战“疫”的普通市民等,不同人群会面临哪些不同的困惑和心理问题,又该如何求助呢?

昨日,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日报社邀请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谢国军,佛山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心理治疗师王晓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蒋健昌和佛山电台主持人、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邱静上线佛山+战疫频道,共同探讨这一话题,为市民提供更多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

主动作为全方位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问:在疫情防控期间,佛山开展了哪些心理支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如何?

谢国军:目前,市卫健局组织制定了《佛山市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佛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方案》等文件,成立佛山市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规范全市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佛山设立了24小时心理热线(0757-82667888),每日由专人值班,开通4个坐席,截至25日已有效接听疫情相关热线电话290次以上;先后上线佛山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心理危机干预测评系统,联合佛山电台在FM98.5开通“温暖聆听”心理专家服务热线;理危机干预健康宣教组利用各种平台(电视、电台、报纸、微信等)主动对公众进行疫情防护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提供或推介学习资料,编写不同人群面对疫情时的心理防护手册。

同时,心理科医师进驻定点收治医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开展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对参加医疗救治的先锋队员进行入营前的心理辅导培训;另外还有3名专家参加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远程心理咨询值班,目前已协助收治1名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干预7名患者31次;面对医务人员开展2次心理讲座,2次团体咨询,33次个体咨询。

问:不同人群会面临不同的困惑和心理问题,都会采取哪些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危机干预原则会不会有所不同?

谢国军:不同的人群面对疫情会有不同的心理和情绪反应,心理干预措施会因人而异,但心理干预的原则是一样的,大家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这些情绪和心理状态都是我们面对疫情的本能而自然的反应,随着疫情缓解,加上保持正常的生活或工作节奏,这些情绪会改善或消失。对于疫情出现心理困扰,并由此影响自己的情绪或生活时,应该从积极的、对自己有利的角度重新调整对于疫情的看法。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情绪调整的方式,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适当宣泄情绪。如果觉得自己调整不奏效,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者心理门诊寻找专业支持。每个人面对不同的处境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寻求心理支持无需觉得难以启齿。

佛山+战疫频道就“怎样做好心理辅导”话题邀请专家上线访谈。

王晓妮:调整的方法其实很多是类似的,比如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境反应、保持社会连接、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最重要的是接纳当下,好好与情绪共处,通过适度的行为调整和规律的生活节奏缓解情绪,当有一些情绪难以平复或者甚至出现一些躯体不适难以克服时,大家可以拨打热线电话0757-82667888寻求帮助,或者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及时就诊。

一线人员学会调整认知适当休息

问: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排查人员等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通常会出现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对于舒缓一线防疫人员的情绪和心理,有哪些好的建议和举措?

谢国军:一线防疫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排查人员工作强度大,容易出现过度疲劳、职业枯竭症状,还有可能因为不被理解、救治无力而产生委屈、挫败、自责等情绪,部分人表现为紧张、焦虑、压抑、亢奋等。建议防疫工作人员在上一线前,尽量安排开展心理防护辅导,工作期间保持正常工作和生活节奏,适当休息。要学会调整认知,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一些简单的呼吸或者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调节情绪。

蒋健昌:一线人员可能还会出现担心接触到新冠肺炎患者而使自己感染,怕自己身上带有病毒而不敢回家等心理问题,对此,首先要为他们保障足够的防护物资;其次,一线人员可以保持运动,保持和家人的联系,以调节心理;三是关注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报告,自我分析当前忧虑的问题存在的可能性,有什么支持和不支持的证据,以降低焦虑感。

问:密切接触者和接受医学观察的人员心理压力很大,采取了哪些措施舒缓这些人群的紧张情绪?

蒋健昌:通常这类人群都须在指定的隔离点隔离14天。为此,我们启动了南海区心理危机干预队,通过0757-81812345热线、微信咨询、互联网医院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同时派驻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到隔离点,通过电话主动关心他们。对于情绪反应特别大的入住者,我们会做好防护,进入房间进行一对一面谈。其实尽可能帮助解决隔离者的实际困难,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支持。

普通市民学会科学理性对待疫情

问:市民每天看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新增数字,甚至看到所在小区有确诊病例,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是焦虑、恐慌,如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蒋健昌:建议市民科学、理性对待官方数据和信息,了解疫情。比如我们有位来访者,在社区接触疑似患者后很担心被感染,尤其是担心会导致死亡。我跟他沟通时,就发现他没有掌握相关的信息,感染者、死亡率多少,他都不清楚。当他了解以后,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情绪状态就好了很多。

邱静:拨打我们热线电话的很大一部分是家庭主妇。她们需要照顾家庭,处理家庭关系冲突,压力很大,也有很多困惑需要有人倾听。对于这部分人群,首先要积极地理解她们的情绪,出现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合理的,要适当地释放。如果感觉焦虑,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缓解,如果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的,则需要去医院问诊。

问:延迟开工开学,且长时间减少户外活动和外出,阴雨大雾天气下也缺乏日照,市民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情绪,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应该如何缓解这些心理问题?

王晓妮:首先我们要明确,延迟开工开学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讲,在这段与家人长时间相伴的过程中,建议多与父母家人交流,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利用通信工具与同学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学校政策的安排和学习进度的安排;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

邱静:这段时间里,家长的角色很重要。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表现得过于紧张,如果孩子看到家长这么紧张肯定会觉得很危险,感觉害怕。在家里,家长要多花时间去跟孩子互动,玩一些在家里可以玩的游戏,多一些身体接触,比如拥抱、拍肩,这种温暖、关爱的感觉,会让孩子觉得世界是安全的。要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孩子需要上网课,使用电子产品,玩多久、看多久,家长和孩子可以制定合约。这次疫情也是一次生命教育、自然教育的机会,家长可以做些指引,告诉孩子怎么去看待疫情、看待生命、看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

问:对于原本就患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患者,疫情有可能加剧其病情,这种情况应如何应对?

蒋健昌:首先须坚持规律服药,即使已经很稳定了,也不建议在疫情防控期间减药或者停药。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我们会适当增加开药的天数,以减少医院的人群聚集。不方便到医院复诊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咨询以及复诊配药。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喝酒,坚持运动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去帮助他人,可以保持自己情绪愉悦。遇到情绪波动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热线或微信心理咨询的方式,在疫情防控期,我们的心理咨询都是免费的。当病情加重的时候,不要硬扛,该到医院调整治疗方案就去医院,其实医院比我们想象中安全。

扫一扫二维码,了解更多疫情防控心理辅导知识。

扫一扫二维码,获取疫情期间全市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引和渠道。

原标题:疫情防控期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佛山+战疫频道邀请专家上线,为市民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珊莹、王旖荻

图|记者邓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