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林应华用影像追寻历史光影里的三水足迹

2021-03-22 17:01:35来源:佛山在线

人物简介

林应华,三水白坭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佛山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培训部委员,三水区摄影家协会顾问。代表作品有《金秋》《雪域雄风》《长利大桥》《工业新风景》《建筑色彩构成》等。从2007年起,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包括三次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连续五次入选广东省摄影展览等。

他从不把镜头对准自己,而是潜心捕捉日月流转的城市里不变的历史光影,和那些尚未被变化带走的人文痕迹。

他从初次拿起相机开始,就不疾不徐地行走在各种色调的人生里。纷繁芜杂的现实,历史沧桑的力量,思想碰撞的影像,在他的镜头中交汇定格。

他的作品包容而多元,追求情感与细节。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三水区摄影家协会顾问林应华,一个在历史和现实交织流淌的岁月长河中,用光影反映生活、社会风貌的描摹者。

胶卷摄影的奇妙际遇

过去22年间,藏了林应华许多不与人说的故事。他从来不用某一种风格定义自己,而是在浮尘飘摇之间,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美感。

1992年,还在读大二的林应华,登上了胶片摄影这艘大船,乘着志气之风起航。那时候的林应华还没意识到,在未来某个瞬间,他会将摄影当作一生的追求,只是欣喜地拿着花520元买的海鸥相机,和同学一起拍拍花草人像,再拿胶卷到学校的暗房里冲洗,成像后还会互相分享底片,作为一种情感的见证。

作品《雪域雄风》。

“胶卷摄影是一个未知的旅途,更像一场摄影者的心灵冒险。”在那个年代,一卷36张的黑白胶卷价值2~3元,对林应华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拍摄时看不见成像,他每按下一次快门都很慎重,要考虑构图、光线、时机等因素,不然就会浪费一次机会。

毕业之后,林应华回到家乡三水,成为一名装修设计师。虽然没有专职做摄影,但学生时代那份摄影情结始终牵绊着他,让他久久不能忘怀。于是,他潜心挖掘摄影题材,开始了一场奇妙的际遇。

1999年,林应华拍摄了作品《金色的池塘》,尝试沙龙摄影。据了解,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追求唯美意境的沙龙摄影基本上是艺术摄影的代名词,有摄影师会欣赏这种以美感为主的摄影风格,也有摄影师认为沙龙摄影在题材、风格、影赛、展览、运作方式等方面相对独立,有别于主流艺术体系。

据林应华介绍,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地区掀起一股沙龙摄影风潮。一些三水的摄影爱好者也受到影响,将沙龙摄影作为模仿对象,拍摄内容多以自然景观呈现。那些直观感受是“漂亮”的沙龙作品往往能得到不错的反响,因此,即使没有受过美术训练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也可以在休闲娱乐活动中,发挥艺术创作的想象力,并依托胶彩版、白金版等感光材料,获得具有绘画质感的照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对沙龙摄影的系统探讨较少。

作品《工业新风景》。

研究沙龙摄影的两三年里,林应华发现自己遇到了创作瓶颈,想要突破当时追求光线描绘和唯美画面的状态,这种观念变化也影响了他后来的摄影思维。

镜头内外的取舍

“一个真正追求艺术的人,会想要挑战大自然。”转变拍摄思路后,这句话就埋在林应华心中,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那些在海拔4000多米的祁连山山顶冒雪拍摄、与高原上的狗一起赛跑、被藏区的牧羊犬追过的日子,仍然鲜活地跳动在林应华的脑海中,那是他探索大千世界的美好足迹。

林应华还记得,2011年1月5日,零下38.6℃,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他戴着两层手套、两个帽子,只露出眼睛,还穿着两件羽绒服、三条裤子,驱车前往坝上草原拍摄骏马奔腾,这是他第一次去那里感受白雪铺地,林海茫茫。当时,受恶劣天气影响,林应华的镜头没拍多久就坏了,他只好急忙换上同伴的备用镜头,继续投入新一轮拍摄。同一个地方,林应华去了4次才拍到获评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奖的作品《雪域雄风》。

欣赏作品《雪域雄风》,让人不禁想到唐代诗人李白笔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场面,又仿佛能听到马蹄叩击雪地奏出的鼓点声,气势雄壮,此起彼伏。辽阔的草原、矫健的马群与挥着套马杆的牧人浑然一体,演绎着让人感叹的传奇人生。

林应华在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人生不该设限,摄影亦然。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林应华遇到了摄影之路的良师益友——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梅生。

《一万步》专题摄影作品之一。

“梅生老师不是教我技术,而是教我怎样做人。他告诉我要成功就要做到极致。”林应华说,在与梅生交流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摄影创作不是一步达成的,外出采风是为了学习取经,还需要沉淀下来思考才行。从那以后,他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人事物,深入三水人民的生活实际,以抓拍的方式再现真实的情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林应华在三水基围散步锻炼身体时,拍下一组名为《一万步》的专题摄影作品,表现三水市民面对疫情的积极心态。刚开始时少有人出门,但随着疫情逐渐稳定,有人开始遛狗、猫和兔子,还给小狗也戴上口罩,还有人去放风筝、学音乐、看书,疫情的阴霾逐渐消散,往日的欢声笑语再次浮现。

钟情纪实摄影之后,比起专业的摄影器材,林应华现在更喜欢拿着小而轻便的卡片机扫街。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林应华计划探寻三水乡村韵味,从微观的角度反映村民的真实生活,或是聚焦西南老街、摆地摊的人,发掘这些场景背后的人文精神,用质朴的镜头语言讲述平凡人的声色光年。

潮起潮落的渔家风情

“这位老人在忙着修补渔网,在船上看书的小女孩也已经长大,还有一个年轻人躺进大铁锅里沐浴……”看着这些零散的画面,林应华分享了拍摄三水水上人家的经历,眼中还闪过一丝遗憾:“如今,木船都被淘汰了,换成了不锈钢船。”

透过林应华的镜头,记者依稀看到一群以船为家、逐水而居的渔民,还在三水西、北江沿岸处以原生的姿态劳作。通过影像的力量,他们的百态人生被逐渐放大,赋予了更厚重的时代精神。这组还未命名的照片,定格了三水水上人家几代人的生活变迁。虽然色彩被抽离,却让真挚纯粹的情感在简单的黑白中流露。

镜头里的三水水上人家。

粗木支起龙骨、木板拼成外壳、竹笏架起船篷……水上人家与外界接触受限,渔船便是他们的天地,这一生苦与甜都与水相勾连。岸上修船、补网、养鸡放狗;江中捉虾、捞蚬、撒网捕鱼;船里吃喝拉撒睡、婚丧嫁娶。他们用双手永执热情,过着自给自足又快意潇洒的生活。这些真实的瞬间,都被林应华捕捉下来,演变成永久的回忆。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这种所谓的诗意人生,也许是虚幻的诗情,也许是空想的浪漫,但对三水水上人家来说,却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本色。

时至今日,林应华还记得汛期时渔民忙碌的样子。他回忆道,那段时间,天色微亮,江面薄雾还未褪去,渔船便驶离了堤岸边,到了日落时分,才载着丰收的渔获回来。江风徐来,鱼虾的腥味扑鼻而来,还夹杂着些许炊烟味,这些升腾的烟火气息,时常触动林应华的心。

这一程程水路,一幕幕画面,无形之中应了景:昔风不起,唯有努力生存。

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水上人家中,很多年轻小伙都上岸讨生活,长者则带着小孩留在渔船。也许,对老一辈水上居民来说,水,已经变成他们难以割舍的人生情怀。“拍到我看不见船了,就停下来。”近十年来,林应华一直关注水上人家的生存状态,他也怕因为大量渔民“洗脚上岸”,这个传统的人文现象会被人们淡忘,所以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跑到大塘圩、河口、黄塘、沙头等地,在不去惊扰他们宁静生活的前提下,记录水上人家留下的痕迹。

对话

记者:摄影分类中,您最喜欢哪一类?

林应华:摄影题材中,我最喜欢纪实类的,因为可以反映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反映社会动态。记录瞬间或是一些有意义的片段,能表现事件,让大家思考。

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其实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同样一个题材也有不一样的表现方式。艺术摄影就是创新,而纪实摄影具有真实性,它的记录功能使它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其他技术或艺术所无法比拟或取代的。

记者:在三水这些年的所见、所感、所做,对您的摄影风格、理念有何影响?

林应华:近年来,三水经济、科技飞速发展,我的摄影风格也从二十年前的沙龙摄影慢慢转型到纪实摄影。因为纪实摄影在社会纪实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记录历史和关注特定的人群,哪里有历史哪里就有纪实摄影。

去年,我在北江边还可以看到木船,渔民不出船的时候就在洗船、晒船、补船。今年,我再去同一个地方拍的时候,木船都被淘汰了,换成了不锈钢船。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声音,摄影可以直观地代表社会发声。

记者:你理解中的摄影是什么?

林应华:我认为摄影是“用光纤绘图”,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同时,它也是观看与记录统一过程,是摄影人内心的表白,拍摄出来的照片所表达的方式是披露、流露、显示,是真实自然的。摄影是无声的,但好的照片是一种自然流露的,是会“说话”的。

摄影艺术需要创新,摄影人创新是以文化为根本,每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磨难,是对艺术创作的一个积累。

原标题:摄影家林应华用影像定格永恒瞬间,追寻历史光影里的三水足迹

描摹人文风貌还原生活底色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卢丽华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