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红色故事|沙头保卫战:激战六天退敌两千

2021-05-25 09:01:41来源:佛山在线

在南海区狮山镇沙头社区的文聪村,狭长的巷道里有一处不起眼的“小楼”。这是一座炮楼,青砖墙面,墙上还有两个狭长的射击孔。1945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以下简称“独立第三大队”)巧妙运用游击战术,与日伪军在沙头村激战六天五夜,共毙伤日军20余人、伪军40余人,取得了沙头保卫战的最终胜利,增强了南三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在珠江三角洲敌后游击战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内外夹击

粉碎敌人包围

1945年2月14日,独立第三大队攻打三水县乐平墟失利,撤回沙头镇(时属三水县)。当晚,部队迅速召开中队干部会议,分析了敌我态势,指出敌伪很可能乘游击队出击遇挫之机,纠合各路兵力,围攻沙头据点。游击队宜采取“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避其锋芒,让少数队员留守沙头,主力部队主动撤到外围隐蔽,伺机进行反击。

2月15日早晨,南海县伪三区长梁支厦纠集南海、三水伪联防队1000多名伪军,分四路向沙头、小埗进犯。从四路进军的敌人,来势虽然凶猛,但受到沿途各村民兵奋勇阻击,进展缓慢,未能按时到达预定地点。据守在沙头村的独立第三大队战士和民兵分别驻守村口闸门、村西炮楼、村中炮楼等有利位置,形成鼎立之势,居高临下阻击敌人。

战斗持续了四天三夜,伪联防队多次发起进攻,始终不能占领游击队阵地,但又不甘撤走。在这期间,独立第三大队主力部队派卢振光背上一箱子弹潜入村内支援,并及时给主力部队带回口信,决定乘敌久攻不下、疲倦松懈之机,内外夹击敌人。

战斗进行到第六天,驻三水县西南镇的日军和驻佛山镇的日军警备大队出兵,连同先前进犯的伪联防队,共2000余人围攻沙头,日伪军依仗人员众多、武器精良,从四面八方冲向沙头,我方与日伪军展开巷战、麻雀战,战斗十分激烈。据考证,当时村口闸门被日伪军猛烈炮火攻破,敌人占领村内部分地方并放火烧毁民房数十间,劫走群众10多人押至三水县西南镇杀害,抢走耕牛190余头,掠去衣物一大批。

2月20日下午3时许,接到村内队员的信号,撤退到小土布的独立第三大队主力部队在大队长冯光、政委梅易辰的带领下从外围进攻,与据守沙头村内的军民配合反击,日伪军在两面夹击下,伤亡人数逐渐增多,于傍晚全部撤离。

沙头保卫战旧址文聪村炮楼。/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通过六天五夜的激战,英勇无畏、竭力奋战的独立第三大队指战员们,最终取得沙头保卫战的胜利。为避免继续与日伪军正面交锋,保存部队实力,独立第三大队留下一些人就地隐蔽,监视日伪军动向,主力部队于21日晚撤离南三边境地区,返回理教休整。

守卫根据地

群众抗日信心倍增

沙头保卫战一役是独立第三大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经过六天五夜艰苦战斗,取得最终胜利。据统计,当时独立第三大队约200多人参与战斗,再加上若干民兵,共同迎战2000余名敌人,并将其击退。

以少胜多不是偶然,这得益于独立第三大队对游击战术的灵活运用。在撤到沙头镇的第一时间,部队便通过干部会议确定了“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术,即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游击战术成功运用到实战中的又一鲜活案例。”南海区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沙头保卫战充分体现了南海、三水人民子弟兵丹心报国、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独立第三大队变被动为主动,内外夹击敌军,既保护了革命根据地的安全,也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作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场英勇的战斗,极大地增强了南三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一些群众自发送子、送夫参军,抵抗日军。有的乡村还成立民兵常备队,协助部队维护社会治安。

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独立第三大队从20余人发展到近500人,历经大小战斗40次,俘敌200余人,毙敌350多人,在抗战烽火中谱写了一个个英勇事迹。

本栏目由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佛山传媒集团、佛山日报社联合出品

扫码了解更多红色故事

原标题: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巧妙运用游击战术,粉碎敌人包围

沙头保卫战:激战六天退敌两千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