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逛农耕文化园 住岭南特色民宿

2020-08-08 17:01:09来源:佛山在线

佛山日报讯记者黄群飞 通讯员禅宣报道:逛农耕文化园、听明星村故事、赏雕塑家作品、住岭南特色民宿……在禅城,一条可以吃喝玩乐住的乡村旅游线路即将出炉,紫南村文旅项目为禅城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锦上添花。

5月9日上午,禅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何永庆带队上线,介绍禅城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经验和效果。以紫南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是禅城区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三年创建,禅城区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心城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何永庆表示,禅城从政策扶持引导、交通路网建设、优化公共旅游服务、打造立体旅游体系格局、搭建文旅活动平台等方面入手,以规划为引领,形成都市旅游;以文化为导向,推动城市升级升值;以创意为抓手,丰富全域旅游业态。

其中,乡村旅游是重点发力方向。紫南村作为全国明星村,从2017年开始,借助禅城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机遇,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并积极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在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村史馆,可以“看见”许多历史故事。(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紫南村党委委员卢新勤表示,紫南村借力借智专业团队,推进一系列文旅项目落地,包括阿龙湾农耕文化园、洛神云筑民宿项目、紫南船说水上游、紫南特色文创等项目。今年以来更是投入6.8亿元推进6个项目的建设。目前,各项目顺利推进,其中,阿龙湾农耕文化园、洛神云筑民宿项目将在8月正式对外开放,紫南船说水上游等项目也在年底前开放。

“通过文旅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紫南村经济提质增效,并带来流量、人气。”卢新勤表示,旅游是推介一个村、地方品牌和特色的最好方式,紫南村也在加快推进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何永庆表示,全域旅游全城共建、全民共享,禅城以城市全景化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景点更多、路更好走、城市更新、形象更好。”何永庆表示,“五一”期间,禅城共接待游客近35万人次,旅游市场出现回暖和复苏。接下来,禅城继续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不断推进城市升级、升值。

以顶层设计引领全域旅游发展

推动文旅产业成为禅城新的经济增长点

欣赏绚丽多彩的古建墙体光影秀,约逛别具特色的车尾箱集市,在书店温暖灯光下感受浓浓书香……作为“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第五名的禅城,以其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赋予夜晚更多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

这条进阶之路离不开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顶层设计。以打造人文休闲湾区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坚持“文商旅融合,产城人一体”理念,创新传承岭南文脉,禅城经过3年多探索实践,已经走出一条适合中心城区发展全域旅游的“禅城路径”。

明晰战略

文旅产业发展迸发新动能

每到周末,在岭南天地的停车场,到处都看见挂着省内或港澳牌照的车辆,无论是购物消费、品尝美食,还是游览古建筑、观看演出,岭南天地已成为佛山及周边城市游客的首选之一。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头两天,岭南天地日均客流仍有5.6万多人次,部分商户销售额已恢复到去年同期九成,表现出强劲“吸金”能力。

包括岭南天地在内的景区、商圈之所以能够“快速回血”,与禅城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的“深厚基础”不无关系。对禅城而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禅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抉择。

早在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之初,禅城就提出把文化发展和旅游产业作为禅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一项重点工作。短短几年间,禅城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众多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和新业态相继崛起,得到了大量游客的青睐。

如中国陶谷片区,以国家4A级景区南风古灶为龙头带动,擦亮“佛山陶、石湾酒”两个品牌,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激活陈太吉酒庄、百年古迹宝峰塔、丰宁寺、莲峰书院等珍贵的历史载体的旅游价值,以及融入了创业咖啡馆、主题餐厅、创意书店、数字影视中心、时尚艺术街区等崭新的元素。

这一系列举措使得整个陶谷片区焕然一新,迸发出新的动能。自创建以来,中国陶谷游客量增长迅猛,仅南风古灶2019年就接待游客164.6万人次,大大促进了旅游消费。

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97.94万人次,同比增长10.92%;2019年禅城区全年实现旅游营业收入187.15亿元,同比增长10.4%。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禅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迅速的“朝阳产业”。

坚定方向

带动城市品质整体提升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禅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表现。

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新文看来,游客选择来一座城市旅游,既是对这个地方竞争力的认可,也是对其城市建设、人居生活、产业发展、文化自信的检验。

这与禅城的实践不谋而合。在“顶层设计”中,禅城坚持把“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体谋划、共同推进。

一方面,禅城区加大投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形成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工业游景点、生态游休闲景区四维一体的全域全景格局。如在传统景区扩容提质上,祖庙新建“佛山祖庙历史文化陈列”展览馆、南风古灶建设大型陶艺研修游实践基地,梁园投资超9亿元实施整个片区的提升。

另一方面,以文化为导向,禅城发挥传统文化节庆的品牌效应,推动城市升级升值。禅城区每年各种文化旅游活动达1000多场次,如正月十五的行通济,每年都有六七十万游客和市民参与,体验“行通济无闭翳”民俗;有几百年历史的“佛山秋色”巡游活动,也是万人空巷。

对传统民俗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和弘扬,让市民深深感受到禅城独特的人文气质品格和醇厚的岭南文化品位。

正是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近几年,禅城的旅游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无论是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还是游客在禅城的停留时间,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旅游“粘性差”的瓶颈正在被打破。正因为值得好好品味,游客到禅城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了后也愿意住下来。

禅城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图为吸引无数游客打卡的岭南天地古建筑群。/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透过现象可以看到,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以及“岭南文脉,品味禅城”的文化旅游发展内核,禅城正在不断深挖佛山传奇故事,活化古镇历史文物遗存,弘扬岭南传统民俗文化,创新文化体验内涵,逐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城市升级”都市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激发活力

优化发展机制落实政策保障

全域旅游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统筹机制和发展合力,不断探索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才能保持先发优势。这也是为何从创建之初,禅城就将此项工作全区通盘统筹、创新推进。

在禅城,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的创建工作;高标准编制《佛山市禅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和《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任务细分表》,对标对表,有的放矢;构建“一心两轴一带四区”空间格局,强化岭南文化中心的引擎作用,强化区内各发展片区的资源整合、产业互补,构建层级分明、主次有序的空间发展方向和结构体系。

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禅城区形成经济、文化、旅游等跨部门常态化工作联动机制,同时也带动文商旅企业的融合互动。

就在上周五禅城区举行的“十四五”规划研讨会上,20多家区内重点企业希望搭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平台,将与文商旅融合相关的企业力量整合起来,抱团发展。一系列的金点子也抛出来:建设3.6公里的旅游线路,将祖庙、东华里、梁园等串联起来;打造“网红”直播基地,推出诸如“造物节”等一系列活动;推出具有禅城特色的文创品牌产品……文商旅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成为政企同频发展的共识。

除了完善机制外,政策的连续加码也让禅城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有了更多底气。

2019年初,佛山陈太吉景区获评为3A景区,符合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奖励扶持资金的条件,获100万元奖励资金。对于这笔奖励资金,佛山陈太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文青表示,如今景区正处于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能对景区的发展实行财政奖励,为景区的发展增添动力和信心。

“我们用这笔奖励资金改善景区基础设施,丰富景区活动和提升文创产品的质量,增强市民游客的体验感,以吸引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到景区游玩。”陈文青说。

陈太吉景区仅是禅城政策高位保障下的其中一个获益者。

近年来,禅城区制定了《佛山市禅城区实施〈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管理办法》,为禅城区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分类整治、活化利用、传承优秀历史传统提供政策支撑;出台《佛山市禅城区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的若干措施》(简称“禅十条”),设立8亿元的奖励资金,对文旅项目和人才加大奖励和扶持的力度;出台《佛山市禅城区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办法(修订)》《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等,由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扶持新兴业态、民宿开发等全域旅游建设。

如今,在政策的保障下,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犹如按下了“快进键”,从而推动禅城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

原标题:乡村旅游线路助力禅城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逛农耕文化园住岭南特色民宿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罗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