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四届陶瓷设计周带来的禅城之变

2020-12-14 17:02:03来源:佛山在线

一场开幕式、三大赛事、三大展览、一柴烧营,共同构成了第四届中国(佛山)陶瓷设计周(下称“陶瓷设计周”)的系列活动。10月30日开幕的陶瓷设计周,为行业奉献了一场极富设计感且充满文化味道的陶文化视听盛宴。

作为禅城区最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连续举办四年的陶瓷设计周究竟给禅城乃至佛山带来了什么?事实上,陶瓷设计周不仅是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同乐、产业联动的“国字号”活动,而且已经成为佛山特色产业对接、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正努力将世界设计、佛山制造和全球市场对接起来,更彰显了“岭南文脉·精品之城”的现代魅力,进一步促进文商旅产融合发展。

设计为媒

激发石湾陶艺创新发展

11月7日,作为本次陶瓷设计周“三大展览”之一,石湾陶艺大师珍品展的62件(套)作品,集体亮相2020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暨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

这些参展作品出自60位佛山市、广东省级以上陶艺大师,其中包括刘泽棉、廖洪标、刘炳、潘柏林、钟汝荣、庞文忠、黄志伟、封伟民等21位国家级大师。同时,所有参展作品统一以“版权登记证书”作为作品身份证代替以往的介绍标签。在历届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中,唯独佛山今年为所有参展作品进行集中版权登记。

11月7日,石湾陶艺大师珍品展的62件(套)作品集体亮相北京。图为观众正在拍摄现场展出的陶艺作品。/佛山日报记者黄碧云摄

无论是石湾陶塑抱团“走出去”,还是创新运用版权登记,这些可喜的变化与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很大关系。自2017年举办首届陶瓷设计周,禅城区越来越重视石湾陶艺和设计人才,不断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和创新举措,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营商环境,激发更多的艺术家投身到陶艺的创作创新当中,创作出更多立于当世、传之后人的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石湾陶故事。

经过四年打造,陶瓷设计周已成为了一个真正属于陶艺人和设计师的盛大节日,在“设计助推智造”的主题引领下,跨界融入艺术、文化、设计、创意、旅游、产业等各类元素,旨在推动陶文化与创意设计、陶文化与旅游业、建陶产业与工业设计、陶瓷艺术与建陶产业深度融合,让文化盛会和产业盛会相得益彰,激发陶瓷产业创新活力,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陶瓷设计周的主题进一步升华为“设计助推精品智造”,并打造一场动感、时尚又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陶聚盛宴”。设计周还邀请了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河南禹州、江苏宜兴、湖南醴陵、浙江龙泉六大名窑国家级大师参展、走红毯、拓手印,并与佛山本地陶艺大师为《全面小康》陶艺作品题字揭幕。

设计周开幕式上,佛山的国家级陶艺大师在泥模上按下手印。/佛山日报记者谭兼之摄

一场“陶瓷创作者自律宣言”,无疑是在向社会发出“陶瓷世界知识产权守护倡议”,呼吁行业自律加强版权保护力度,通过版权保护进一步加大创新成果保护,激发创新热情,推进设计成果转化,助力佛山禅城打造“设计之都”。

“这充分展示了佛山作为广东,乃至中国文化特色大区域的大开放、大发展、大包容的胸怀,彰显佛山独特的陶瓷文化力量。”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文全说。

除了对传统大师的致敬,本届陶瓷设计周也十分注重对新生力量的鼓舞和培育。

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共征集参赛作品675件(套),参赛者472人,作品数量和报名人数相比去年分别上升了约53%和50%,参赛者遍布全国29个省市;“佛山杯”第二届佛山国际艺术手工砖设计大赛,则收到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及国内13个省份的共402件参赛作品。全国乃至全球全新的设计创意不断汇聚,为禅城陶艺建陶设计注入新力量,引领建陶和陶艺发展的新风向。

创意赋能

驱动陶瓷行业智造升级

陶瓷产业是禅城乃至佛山的传统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供不应求,到如今的供过于求,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以创意为核心的设计,迅速成为重构佛山陶瓷产业价值的新动能。

过去几年来,禅城借助陶瓷设计周为佛山传统制造业探索经验,以设计创意为主要抓手,整合全球陶瓷产业链资源,集聚各类人才,激活创新力量,力促陶艺与建陶产业创新融合。如今,“佛山设计”新品牌越擦越亮,禅城正成为年轻创客们梦想起步的“摇篮”。

设计周开幕式上,陶艺设计师代表走红毯。/佛山日报记者谭兼之摄

不可否认的是,佛山陶瓷虽然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但赚的仍是“辛苦钱”“汗水钱”,主要还是依靠劳动投入、要素投入驱动发展。这也是禅城乃至佛山诸多传统产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窘状,禅城区政府因势适时地提出了“设计助推智造”,希望加强设计与制造的互动,为佛山的陶瓷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提高佛山陶瓷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推动佛山陶瓷向价值链“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以2020首届中国(佛山)岩板产业年度创新力大奖为例,随着岩板产业的兴起,陶瓷行业将从千亿级市场步入万亿级市场规模,也必然引发市场全方位变化,亟需规范和鼓励行业发展,作为建陶行业的一项原创性品牌赛事也应运而生。

为树立产业品牌标杆,培育更大的岩板产业集群,佛山陶瓷企业核心集聚区的禅城,在今年8月启动本次评选活动,以“创新设计驱动产业升级,共赢岩板产业新机遇”为主题,设置岩板制造企业综合实力奖、岩板原创产品奖、岩板技术配套企业奖三项大奖。

“企业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切磋,在交流、磨合、竞争的过程中,合力把市场做大。”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激发佛山陶瓷企业的创新力量,推动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走得更远、更好。

对此,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环也表示,在这个过程里,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启发大家在佛山陶瓷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挖掘出更多富有创意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时又吸收了国外先进理念,把全世界的设计理念和智慧融到我们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里面来,推动我们整个陶瓷行业迈向一个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文商旅融合

助力禅城打造精品之城

纵观历届的陶瓷设计周,它已并非只是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同乐、产业联动的“国字号”活动,更是禅城将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以文化、商业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平台。

据统计,此前三届的设计周共吸引了50多个国内城市、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15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10余万游客参与。

时至今日,禅城早已牢固树立“文商旅”融合发展理念,并于今年成功晋升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进城市全景化,基本形成了传统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工业游景点、生态游休闲景区四维一体的全域全景格局。凭借“文化旅游+城市营销”的发展模式,构建起“五大民俗节庆两周两赛一舞台”品牌营销体系,通过举办“国字号”“民俗节”“综艺性”文体旅游活动,传播城市文商旅融合形象,形成了四季性、多层次的节庆赛事兴旅经济。

青年陶瓷设计师于茵的作品《听云》。/佛山日报记者谭兼之摄

今年9月,禅城文旅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贯彻市委要求,禅城区提出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在文化强区建设方面,提出要以佛山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为引领,高水平建设“岭南文脉·精品之城”。

坚持办好本届陶瓷设计周恰恰是禅城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响应市委、区委战略的重要举措。

未来,禅城仍要在文商旅融合方面大做文章,继续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产业体系等创建工作,提升禅城的城市形象、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

记者手记

陶瓷设计周背后的“人城产文”融合大文章

本月上旬,以“设计助推精品智造”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佛山)陶瓷设计周(下称“陶瓷设计周”),在经过开幕式、比赛、展览、柴烧营等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相继上演后逐渐落下帷幕。

聚焦陶瓷设计周这场“国字号”活动,除了其本身以陶产业为根,以陶文化为魂,以设计为引领,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陶文化盛宴外,我们更能看到活动背后是禅城潜心聚力谋划的“人城产文”融合大文章。

新时代下区域发展最缺的是人才。人才引进能够促进社会活力,增强各行各业的干劲,为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创造“双赢”的局面。禅城借助陶瓷设计周为佛山传统制造业探索经验,以设计创意为主要抓手,整合全球陶瓷产业链资源,各类人才的集聚,也激活了创新力量,力促陶艺与建陶产业创新融合。

除了人才,一座城市的快速向前,离不开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流入。当前,我国正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禅城区选择一条“设计助推精品智造”的路径,通过举办设计周的形式,打造全民参与、产业联动大平台,整合陶瓷产业创新与设计资源,建设世界级陶瓷创新中心,这为佛山包括陶瓷产业在内的很多传统优势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禅城依托陶瓷设计周,将文化作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立足产业需求,以文促产,以产兴城,通过文化产业生态的构建,把发展动能转换到知识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上来,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与精品城区相适应的精品产业,推动“人城产文”融合发展。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刚晋升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禅城,正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城市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向“人城产文”迈进。

原标题:四届陶瓷设计周带来的禅城之变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刘玉超通讯员禅宣

制图|罗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