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禅城幼教构建非遗德育课程 非遗遇上萌娃

2021-03-21 09:01:17来源:佛山在线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元宵节,禅城幼儿园把行通济的场景搬进了幼儿园,创设了具有童年味、佛山味的通济桥、转风车、生菜池许愿、一元捐,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让他们体验佛山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用本土文化滋养孩子的心灵,用真实的场景培育孩子的善行善举……

这样热闹的场景,是禅城区教育局开展“文化润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该项目在2020年11月成功获批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市县科学保教示范项目。

该项目是广东省区域学前教育德育课程资源建设项目(A-01)、广东省7个市县科学保教示范项目之一、全省获得96万元资金资助的5个市县科学保教示范项目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区域德育课程项目。

案例

剪纸艺术在幼儿园精彩绽放

3月9日下午,记者走进张槎中心幼儿园,立刻被园里的热闹景象吸引住——班级门前,大班的小朋友从彩色纸上剪下各种图案,装饰着花盆,然后往里面种上盆栽;这一边,小朋友设了一个爱心义卖摊位,当起了“小档主”,摊位上是自己的剪纸作品;植物园里,中班小朋友自己制作的剪纸蝴蝶支在长竹签上,在菜地里“飞来飞去”;另一边,老师们将小朋友剪出来的“水果”挂在滑梯、栏杆上,让他们跳起来“摘下”,体验一回农民伯伯丰收的满足感……

以剪纸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张槎中心幼儿园每周的例牌活动。

以剪纸为主题的大课间活动,已成为张槎中心幼儿园每周的例牌活动。

“自2008年起,张槎中心幼儿园就通过开展剪纸教学研究,将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环保、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张槎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张晓芬说,如今,剪纸教学活动已成为该园“成全教育”文化品牌的亮点之一。

除了开发剪纸园本课程外,该园处处可见剪纸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幼儿随时随地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不仅如此,张槎中心幼儿园还依托每年的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剪纸活动。如结合“三八”妇女节、春节、端午节等节日,引导孩子创作相关的剪纸主题作品的同时,让他们了解每个节日的意义;此外,幼儿园还开展大型活动,如剪纸艺术节、民俗节、校园书香节等。

作为禅城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领衔园之一,张槎中心幼儿园积极在共同体内推广分享剪纸教育的成果和经验。张晓芬介绍,一方面,该园以剪纸园本课程研究为抓手,带领共同体园开展美术特色研讨活动,如组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通过“大师指点+骨干示范+全员教剪纸”的阶梯式师资队伍保障,提升成员园剪纸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如艺术节、传统节日等,与各共同体园合作举办剪纸特色活动。如在2017年、2018年,就举办了两届剪纸艺术节,让共同体幼儿园里“不一样的幼儿园绽放一样的精彩”。

领衔园引导,带动了大沙幼儿园、村尾幼儿园、金沙新城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共同体成员园,形成“剪纸立园、文化育人”的幼儿教育品牌,做到各园互动共赢。

成果

全区幼儿园非遗课程百花齐放

2013年,禅城区对幼儿园实行一级管理。为了打破以往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各自管理的封闭局面,禅城区教育局在全省内率先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

“各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引领区内幼儿园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园本课程,培养具有乡土情、中国心和世界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文化润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禅城学前教育教研员李会燕回顾项目申报历程时表示。

在张槎中心幼儿园的植物园里,中班小朋友自制的剪纸蝴蝶支在长竹签上,在菜地里“飞来飞去”。

除了张槎中心幼儿园,禅城区多个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领衔园的非遗课程都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比如明珠幼儿园全面铺开武术教育,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地处陶都的石湾第一幼儿园,依托得天独厚的“陶艺特色”,开发陶艺园本精品教材、建立陶艺工作室、组织丰富多彩的陶艺活动,陶冶幼儿情操,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美、表现美……

在各领衔园推动下,各种优秀的非遗文化,在禅城区各学前教育共同体成为多个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文化载体,形成了百花齐放局面,实现了文化传承和课程育人的“双驱动”。

“非遗德育课程项目依托共同体,引领区内幼儿园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科学、系统、适宜和有佛山特色的园本课程,旨在培养幼儿的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助力禅城首善之区建设。”李会燕表示,目前,禅城区各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已形成陶艺以品育德、武术以魂育德、剪纸以美育德、饮食课程以礼育德共四大品牌的非遗文化德育课程体系。

谋划

搭建非遗德育课程资源库

据了解,“文化润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下一步计划,将依托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全方位实施非遗德育课程,建立政府-高校-社会-幼儿园“四位一体”综合联动机制,充分挖掘“本土的+中国的+世界的”非遗文化资源,建立科学系统的区域非遗德育课程体系。

禅城区机关第一幼儿园举行“行通济无闭翳”萌娃闹元宵活动。/部门供图

李会燕介绍,具体操作上,政府层面将帮助幼儿园梳理课程体系,其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进行推动;高校开展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在非遗文化操作层面进行指导;社会则是指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德育课程进行宣传推广;而幼儿园将专注进行具体课程研究。

“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接下来,禅城区将充分利用区内场地资源如南风古灶、祖庙,民俗活动资源如行通济、逛花街、秋色巡游,民间资源如民间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促进非遗文化课程发展。”李会燕说。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目前正在联动信息化专家搭建网络资源平台,建立非遗德育课程资源库,为幼儿园、教师、家长、社会搭建话语平台和支撑平台,建立共研、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平台,推动课程建设体系化、科学化、网络化,打造禅城学前教育课程名片。

李会燕表示,未来禅城非遗德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将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担当,以润泽童心、立德树人为初心。“力争把区域课程做出实效,非遗德育课程项目撬动区域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树佛山学前教育德育课程品牌,为禅城首善之区助力,绽放教育的真善美之力。”

原标题:当非遗遇上萌娃

禅城幼教构建非遗德育课程,彰显区域真善美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周文琪通讯员禅教宣

图|符诗贺(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