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强机制补短板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1-05-08 11:41:01来源:佛山在线

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应如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着力查隐患、防风险、强机制、补短板,积极探索,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在灾害风险防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减灾救灾宣传三方面,积极健全完善“大安全、大减灾、大应急”格局,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开展监测预警研判

坚持源头预防和风险治理

佛山地处珠三角核心区,降雨量丰沛,而禅城区内水网发达,受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禅城区作为佛山中心城区,虽然没有森林,但拥有五峰山公园、王借岗、大雾岗、岗背岗4个大型公园,防火工作不可懈怠。

为了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开展监测预警研判,加强对天气、水雨情、台风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短信、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渠道,着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人员全覆盖”等问题。

同时,该局定期会同相关涉灾管理部门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研判,根据趋势分析结果,及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并印发趋势分析报告,为全区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打下了良好基础。

3月24日,禅城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的清明节期间森林公园和重点部位防灭火工作应急演练在五峰山公园展开。/部门供图

严格落实“三防”和森林防火责任,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处置能力。在三防方面,禅城区应急管理局突出抓好防汛防台风重点隐患排查整治。汛前防汛安全大检查期间,禅城区各部门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台账,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逐一筛查跟踪管控。在森林防灭火工作方面,对春节、清明、国庆、中秋及特别防护时期,要求各镇(街)、各有关单位做好对本辖区的森林公园防灭火全面排查,制定防灭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一张图”、值班值守和联动工作“一张表”。强化值班值守工作,落实责任清单。同时,加强公园防灭火工作的宣传,增强防火意识。

协同共进促提升,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更加规范。为进一步加强禅城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灾情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全区防范灾害能力和救灾管理工作,提升镇(街)和村(居)委会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禅城区应急管理局专门组织了区、镇(街)、村居干部灾害信息员培训班,针对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救助和报灾、核灾等内容,邀请专家围绕《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手机报灾实操》《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解读》《灾害基础信息、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处置》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灾害信息员运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进行灾情报送工作水平,增强了业务能力。同时督促镇(街)、村(居)164名灾害信息员完成“一键通”激活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禅城区应急管理局以党建引领,把分散救援力量串珠成链,用创新方法探索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党员+应急救援队伍”模式,向活跃在禅城区应急救援战线上的华昊化工、佛山蓝天救援队等35支应急救援队伍,授予“党员+”应急救援突击队队旗,以党建强队伍、强应急、促业务,建强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健全应急救灾体系

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

减灾和救灾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形成合力。

为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和救灾物资保障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水平,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据此,禅城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抓实预案制订、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健全完善应急救灾体系。

在禅城街头,随处可见每相隔10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应急避难场所指引牌。/佛山日报记者陈心如摄

立足防大汛、抗强台、强大险、救大灾,禅城持续推进规范镇街应急管理(三防)建设,健全完善特殊群众应急转移“四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城乡结合部和重点三防区域的减灾工作“十个有”建设。

同时,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充分发挥区减灾办组织指导协调作用,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有机整合了30多个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进一步理顺了应急救援机制。

针对救灾物资储备使用和应急避难场所,禅城区减灾委员会印发了《佛山市禅城区救灾物资储备使用管理办法》和《佛山市禅城区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使用管理办法》,做到了建章立制。在建章立制基础上,2020年3月31日,禅城区减灾委员会印发了《佛山市禅城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规范管理和报送避难场所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避难场所规范管理。

在加强和规范自然灾害救灾物资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区级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联动机制(试行)的通知》,进一步落实区级自然灾害救灾物资采购、调拨、使用及相关保障工作,健全完善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湖景社区应急避难中心内提供水电、照明、通信、厕所、住宿和物资储备等。/佛山日报记者陈心如摄

全力应对自然灾害,及时开展灾害救助。为保障禅城区自然灾害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受灾人员救助政策与临时救助等相关社会救助政策有效衔接,以及规定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发放参照社会化发放模式等工作,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和区民政部门联合起草并印发了《关于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的通知》,严格按照“户报、村(居)评、镇(街道)审、区定”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并在村(居)公告栏等显要位置张榜公示。

打通减灾“最后一公里”

营造群策群防群治共识

遇到灾难,市民是否了解该到哪里避难?昨天,记者走在禅城街头,发现禅城区每相隔100米的地方就有一个应急避难场所指引牌。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湖景社区的应急避难中心门口,公布了亚艺公园、应急避难中心等周边避难设施的详细位置、疏散线路和联系人电话,防灾减灾小常识等内容。

走进位于亚艺三街的湖景社区应急避难中心,室内有着清晰的分工和功能区划分,墙上还有灾害风险地图和应急疏散路径示意图。该中心面积达280平方米,可庇护80人,场所提供水电、照明、通信、厕所、住宿和物资储备等。

“平日里居民可以在这里进行文体活动,但附近居民也都知道,它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避难场所。”石湾镇街道湖景社区居委会办事员李日轩介绍,当发生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时,附近居民都知道这里有一个避难场所。如果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居民还可以顺着应急避难场所的路标到隔壁的亚艺公园进行避难。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记者了解到,像湖景社区这样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禅城区已有69个。此外,禅城区共有179个应急避难场所,其中,区级应急避难场所有8个,南庄镇有34个,石湾镇街道有41个,张槎街道有35个,祖庙街道有61个。

“以前我们都不知道避难场所离我们这么近,有一次我参加了社区举办的防灾减灾宣讲活动之后,我就回家告诉家人留意哪里有这些地方,后来我们全家开始主动查找和留意身边的避难场所。”湖景社区居民林小姐说。

2020年5月20日,在湖景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派发防灾减灾宣传资料。/部门供图

可见,社区是防灾减灾的最前沿,其应急救援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防灾减灾的实际效果。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以提高居民的减灾意识与技能,也是禅城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早在2009年,禅城区就开始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以下简称“示范社区”),截至2019年,已成功创建69个示范社区。

禅城区减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综合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示范社区要起示范作用,仍需不断完善综合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因此,区、镇(街)和村(居)要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整改提升工作有序开展,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防线,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禅城区还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今年5月8日至14日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将围绕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精心构思部署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形式,通过新闻报道、新媒体直播等线上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教育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公众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在线下,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学生及市民自救互救水平及防灾避险能力。

应急知识问答

1.禅城区有多少个避难场所?

答:目前,禅城区共有179个避难场所。其中,区级应急避难场所8个,南庄镇34个,石湾镇街道41个,张槎街道35个,祖庙街道61个。

2.禅城区有多少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答:禅城区从2009 年开始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截至2019年,已成功创建69个示范社区。

3.什么情况下使用应急避难场所?

答:(1)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公共事件时,避灾场所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应急预案和避灾的需要,开放相应功能的避灾场所。

(2)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避难场所主管部门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要求,及时开放相应功能的避难场所。

(3)发布各种应急预警,需启用避难场所转移人员避险的,就近就便开放避难场所。

(4)其他需开放避难场所的条件。

原标题:强机制补短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禅城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心如通讯员马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