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明区荷城街道龙湾村林氏大宗祠:古韵今犹在 先德永流传

2021-06-04 19:41:29来源:佛山在线

凌云山东南麓,一条恬美乡村依水而建。这里阡陌交错,鸡鸣犬吠声相闻,又有连片鱼塘,碧水绿树。向前眺望,可见大凌云、二凌云两山屹立。每逢傍晚时分,站在空旷原野上,看着远方晚霞在山顶绽放,近处河水静静流淌,便能欣赏到高明旧景之“凌云晚望”。

龙湾村林氏大宗祠,就坐落在这里。始建于明朝,历经多次重修,今天的林氏大宗祠基本保持着昔日规模。其中蕴藏的龙湾林氏故事,静待后人发掘。

祠堂气势磅礴内藏“奇迹”木雕

龙湾村林氏宗祠,位于高明区荷城街道范洲村委会龙湾村北面,坐西向东,正祠三间两进,左右有厢房,总进深27.2米,总面阔20.74米,是高明区内现存的一处规模较大的明清古祠堂。

与其他岭南古宗祠相似,林氏大宗祠也有龙船脊,镬耳封火山墙和素胎瓦当。祠堂前廊是花岗石墙脚,左右有抱台。但与别的岭南宗祠不同,林氏大宗祠建于三层台基之上,建筑整体居高临下,大气磅礴。

位于高明区荷城街道范洲村委会龙湾村北面林氏宗祠。

村干部林叔负责保管祠堂钥匙,他对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熟稔在心,皆能娓娓道来。林叔介绍,龙湾林氏先祖从新会石咀沙岗搬迁至此,八世传嗣修建此祠,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遂成今日模样,掐指算来,已有150年。

这150年来,祠堂也曾经历多次修葺。最近一次大修是在1984年,当时祠堂梁柱被白蚁严重侵蚀,不能支撑屋顶。经过族老商议,村民最后对祠堂梁柱以上的建筑都进行修整,其他部分则大致保持原样,包括廊檐上的木雕,还有前廊阁楼的窗户,都是百年前的老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廊檐上的木雕,刻着宝瓶、花叶等图案,精美异常。虽不知用何种木材制成,却能在之前的白蚁侵蚀中幸存下来,外表不见有虫蛀痕迹,被村人看作是一大奇事。如今,木雕虽已褪色严重,但不管大宗祠修葺过多少次,村民们始终不愿为它重新上色,只因为怕上色时稍有不慎,弄巧成拙,毁掉了这个奇迹。

先辈清廉勤政广受赞誉

与廊檐木雕相比,二层丹墀两侧矗立的石柱古韵悠长,故事同样也不少。

这两支石柱都是清末时候竖立,底座为方形石台,柱身光滑没有雕饰,一支正面刻着“诰授奉政大夫林植棠立”,另一支则刻有“浩禄义政关臣林植棠恭立”。

宗祠屋顶刻满了时光的痕迹。

立柱人林植棠,是清代举人。据《高明文史·今风古韵》记载,龙湾村明清两朝共考取举人4名,都为文举人,林植棠即为其中之一。他曾任山西五台山县知事,因清廉勤政,被光绪皇帝诰授为奉政大夫。

不过,对这两支石柱的具体来历,有着不同说法。

民间相传,林植棠由于为官清廉,有一年回乡为母祝寿,竟拿不出一文钱办酒席,只好请客人喝白开水,因此遭到族人嘲讽。同治年间,龙湾村重建林氏宗祠,林植棠因为无银可捐,堂堂知县居然不能在捐银碑留名。这些事迹被上司知道后,奏明皇帝,皇帝降旨,赐石柱两支,林植棠就将其立在宗祠门口。

也有资料记载,林植棠被皇帝诰授奉政大夫后,出资重修了林氏宗祠,并在宗祠前第二层丹墀两边各叠立一支石柱,以谢主隆恩,告慰先祖。

宗祠门口的木雕。

不过,不管石柱来历如何,它都证明了林植棠在当时是广受赞誉的。

林叔说,西侧的石柱以前曾损坏,直到1984年龙湾村修缮祠堂时,石柱才一并得到修复。

“在当年重建时,由于石柱底座封口的一块大理石始终没有找到,最后,村民只好找了另一块石板替代,所以导致这一个底座上的石板颜色不同。”林叔说。

崇文敬老宗祠迎来新生

在过去,宗祠是岭南居民祭祖告宗、祈愿安康的重要场所,一年四季,祠堂烟火缭绕。如今,随着社会变迁,林氏宗祠也迎来新的使命。

推开宗祠大门,映入眼帘是一扇小小木门。小门两侧的石柱上用金字刻着一副对联,右联“潜心奋志启斯门”,左联“耀祖扬名慰族人”,中间横书“福荫西河”。林叔说,这是一道“龙门”。

原来,龙湾村自古文风昌盛,村民一直崇尚耕读传家。宗祠正门前原本树立的一排举人旗石,就是明证。如今旗石碑虽已不再,但崇尚读书的氛围一直保留。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村民就会打开“龙门”,让考上本科的学子从此跨门而入,到二进间的祖先神位前告祭先祖,从此往后“鱼跃龙门”,祈祷前途一帆风顺。

龙船脊仍然保存良好。

林叔特地介绍,去年高明区高考文科高分考生,就是龙湾村后人。为庆祝他高考考出好成绩,龙湾村民特地在宗祠前举行活动庆祝,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庆祝高考高分考生外,今天的宗祠还承担着为长者办“起号”酒席的职责。

所谓“起号”,就是给人起一个类似书名的名字,代表个人成长经历。按照龙湾村习俗,每个男子结婚时会起一个大号,满60岁后,每10年再另起。其中,60岁为“送号”,大号中需选择“广为群益”中的某一个字;70岁为“加号”,大号中需带有“光前裕后”中的一个字;80岁则为“叠号”,大号中需带有“敬宗传代”中的一个字;90岁为“叠号”,大号中需带有“天赐百福”中的一个字。

林叔介绍,每逢春节,大宗祠就会变得热闹非凡,从年初二开始,几乎每天都有舞狮宴席。摆酒起号当天,村中舞狮队会为他道贺,主人家则挂青回赠,其乐融融。“不过,去年和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宗祠酒席暂停了两年,希望来年一切顺利,疫情快快结束,春节再度回归繁华热闹。”林叔说。

龙湾村简介

林氏宗祠门口立着石柱。

根据《广东省高明地名志》,龙湾村原名林家寨,后来取名龙湾。在明成化年间,林姓祖先由新会县沙岗迁此。

村中至今仍存活着一棵270年树龄的老芒果树,高约24米,需3个人才能抱住,现只剩光秃秃的主干加几根枝条,叶子稀落,带着几分沧桑。据说,半个世纪前芒果树枝繁叶茂,把枝丫压得很低。一到芒果的成熟季节,这里便是小伙伴们欢聚的地方。

村中还有一古井,被美誉为“铜金古井”。这是一口方形小井,边长不过半米。如今十年没清理,井水依旧清澈。除了顶部几块大石头外,十多米的井壁全为泥土,多年来不曾坍塌,依然是那个铜色圆壁的小井。唯一不同的是,小时候只要扔一块石头进去,“嗡”的回声由下及上,现已消失。

原标题:高明区荷城街道龙湾村林氏大宗祠:古韵今犹在先德永流传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李祥锐

图|记者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