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明区更合镇利村谢氏祠堂群:见证百年变迁 凝聚宗族乡情

2021-07-16 18:21:02来源:佛山在线

利村位于高明区更合镇中部,距离镇政府约5.4公里,地处低山丘陵地区。初为李、黄、彭三姓迁居建村,该村始建年代不详,最初村名叫李村。后来,利村原李姓、黄姓两姓族人渐渐离去后,当地村民普遍认为“利”字有吉祥之意,故改村名为利村。利村发展至今,村中居民以谢姓为主。

该村谢姓有两支,均由明末迁至该地。村中现存祠堂4座,分别为谢氏宗祠、建文谢公祠、拔群谢公祠、播名谢公祠。其中,谢氏宗祠为两支谢姓荣尝支系与建文支系合族祠,始建于1929年;其余三座祠堂均由各支后人为纪念祖先自建。长期以来,利村谢氏祠堂群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形成一股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发一代又一代谢氏族人同心同德、建美乡村,增添宗族光彩。

鱼米之乡人杰地灵

驱车从利村村前牌坊驶入,沿宽阔整洁的水泥路行走,拐过一个弯,不到10分钟可见到利村谢氏宗祠的完整模样。进入7月,道路一侧密密种植的水稻田已抽出金黄的谷穗,另一侧的龙眼树亦已结果,果实缀满枝头,十分诱人。利村建村历史悠久,村中百年老树较多,村民普遍认为榕树中的“榕”与“融”同音,有化、散的意思,故又种植杉树为替代。近些年,村民还在祠堂边上种了龙眼树,可乘凉、可摘果,还寄存着对后代多子多福的祝愿。

利村谢氏四座祠堂间隔较近。其中,建文谢公祠紧挨利村后山,该山绿树繁茂,鸟鸣清脆,周边一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当地村民称,村中老一辈曾说过后山有块宝地;再加上村前有流水长桥,可谓依山傍水,人杰地灵。不过,近年来,更合利村村前建起乡村公路,长桥已被拆去,河道宽阔、流水潺潺的景观已然消失不见,唯余后山宝地继续起着祝福之意。

村民在谢氏宗祠门前的空地上晾晒稻谷。

有资料记载,利村谢氏两支早在明末已经迁入村居发展繁衍。南宋时兵戎交战甚密,时局动荡,利村谢氏有一支先祖谢成禄由南雄保昌县沙水村皂角塘播迁抵肇庆西关崧台,历七世,至元代,谢显次子谢寿山再从肇庆崧台迁至现高明对川村一带。明末时,谢寿山八世孙谢荣尝从对川迁至现利村所在地。

另一边,利村第二支谢氏族人的祖先谢彬郁八世孙谢建文从迎恩里迁入村中。村民介绍,旧时,利村村前河网密集,是鱼米之乡;利村谢氏迁入村中后主要靠看鸭谋生,再加上周边山林众多,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两支先祖生活过得自给自足,逐渐繁衍发展起来。

村民介绍,最初,利村村中已有李姓、彭姓族人长期居住。其中,彭姓族人数量最多,此后因各种原因彭姓族人逐渐减少。后来,谢姓两支团结齐心,守望相助。在祠堂庇荫下,谢姓族人发展繁衍起来,逐渐替代彭姓成为利村第一大姓,至今村民总数已达900多人。

民居古朴雕刻精美

利村房舍聚落沿山西南麓呈长块状分布,建文谢公祠是最贴近后山的建筑,村民称其建筑年份在村中最为久远。利村自明末发展至今,建有不少传统民居,其中代表性民居有青砖屋、泥砖屋、舂墙屋、廊吞闺屋。

青砖屋、泥砖屋普遍为“三间两廊”式的布局,建于清代,每座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中间天井两侧分别是行廊及厨房,厨房空间较大。村中正规标准的青砖屋、泥砖屋正房有三间,中间厅堂与天井相连,堂内设有神坛,用以供祭祖先。左右两边的房间为卧房,天井及门口有灰雕、木雕、壁画;山墙立面开窗少且小,山墙两侧博风处有草尾装饰。

一般而言,青砖屋建筑均采用青砖墙硬山顶,灰塑博古脊或龙船脊;泥砖屋与舂墙屋一般都是悬山顶。廊吞闺屋一般面积小些,一廊一房,每座占地约30平方米,布局前为厨房,后为卧室,砖木瓦结构,人字山墙。这些传统民居历经风雨,古朴中尽显美观大方。

利村内的传统民居顶部建有龙船脊。

4座祠堂分别被传统民居所包围,它们的建筑造型更古朴精美。其中,建文谢公祠整体面积偏小些,三间两廊格局,青砖清水墙,硬山顶,灰塑博古脊,正面檐口花板木刻精细,画有壁画,正面左右檐口下方灰塑精美,山墙两侧博风处有如意卷草纹。

拔群谢公祠,始建于1930年,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广三路,左右有厢房,正祠三间两进,花岗岩石墙脚,青砖清水墙,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前后座为抬梁斗混合式结构,地面铺砌麻石;堂中匾题曰:兰桂堂。

播名谢公祠,始建于1942年,占地面积约234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进格局,水式山墙,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瓦面两面坡碌瓦筒,前后座为抬梁斗混合式结构;其中,该祠堂前座为民国时期中西建筑典型风格。两座民国建设的祠堂祠内壁画、檐口花板木刻均十分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谢氏宗祠则为荣尝支系与建文支系合族祠,始建于1929年,该建筑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进格局,镬耳封火山墙,硬山顶,灰塑博古脊,前后座为抬梁斗混合式结构,檐口花板木刻精细,堂内四柱,天井四水归源,地面铺砌麻石,祠内壁画精细,前后座山墙两侧博风处有如意卷草纹,右侧建有厨房;堂中匾题曰:芝兰堂,整座建筑恢宏大气,古朴典雅。

重修祠堂团结乡亲

祠堂提倡孝道,不仅是村中举办酒席、节庆、祭祀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同时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场所。近代,利村谢氏族人十分重视修复祠堂的工作,一切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如建文谢公祠外墙上的彩色浮雕原本制作特别精细,经过多年风雨洗礼,该浮雕颜色脱落较严重。但祠堂修复负责人谢召雄迟迟未对其进行修复,他认为浮雕修复是大事,一定要找最专业的人士修复。

利村谢氏祠堂群在团结谢氏两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拔群谢公祠虽是荣尝支系一商人后代在民国时期为纪念祖先而建的祠堂,但基本上全村壮年以上的谢氏族人都对其内部的布局了如指掌,闭上眼睛都能来去自如。这是因为,拔群谢公祠在近代曾用作学校,利村谢氏两支的稚童,乃至邻村的孩子都曾在拔群谢公祠有过求学经历。

高明区更合镇利村的建文谢公祠。

站在祠堂门前,村民谢召雄还记得,建在右手侧青云巷上的低矮房子曾用作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课室,左侧的房子则用作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课室。如今,这些房间里还留存着黑板等教学用具。而祠堂中堂则被一扇墙分成两半,可容纳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同时上课,每班大概有学生二十名。拔群谢公祠作为神圣的知识殿堂,见证着一代代谢氏儿郎求学成长的过程。在求学的过程中,一代代谢氏后辈建立浓厚感情,两支无分彼此。近些年,荣尝支系还积极寻根问祖,进一步密切与杨和镇对川村同支兄弟间的情谊联系。

谢氏宗祠在近代长期被当作粮仓使用,至今,一些村民仍习惯将收割完的稻谷堆放在宗祠门前的空地上晾晒。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粮仓有余粮是最让人心安的事,谢氏宗祠亦成为利村看守管理最严格的地方。改革开放后,利村谢氏宗祠不再用作粮仓,前年,利村谢姓两支在村中募款对宗祠进行重修,恢复宗祠原本的祭祀功能,村民纷纷出钱出力推动宗祠重修。目前,谢氏宗祠重修已基本完工,正待验收。谢召雄说,在重修的过程中,村中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积极征集族中长辈的意见,还原宗祠原本的面貌。重修完毕后,宗祠将举办隆重仪式将两支祖先的神位一同请回祠内。

编纂族谱凝聚人心

春节醒狮拜年、除夕祭神、重阳敬老……谢氏宗祠群是利村谢氏举办各种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正月初六起,上一年所有添丁的人家都需要按照出生先后次序在村中祠堂摆酒席,并会在祠堂或家里的大厅中挂起一盏花灯,一直亮到元宵,俗称“灯酒”,灯酒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也是对村民的一种祝福。除此之外,添丁的人家还需将新生儿新取的名字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到祠堂中堂的墙上,以告知祖先。

其中,谢姓建文支系对于族谱编纂特别重视,每逢分支家庭喜迎添丁,他们除需在祠堂或家里大厅挂起花灯、贴红纸外,还需在族谱上及时登记上新生儿的名字及出生年份等信息。每逢正月初八,谢姓建文支系会安排专人在祠堂前记录新生儿的信息;同理,每逢支系有乡亲逝世,其家人需要及时告知族老,由专人登记其生平情况。

谢召雄是谢氏宗亲会成员,他对宗祠文化和族谱编纂特别重视。前些年,在主持重修建文谢公祠后,谢召雄决定更新分支氏族血缘关系图。为确保该图绘制翔实,他连续数月时间通过电话询问、入户登记等方式收集更新每户信息,更正族谱上的错误年份、姓名等信息。此外,他还多次前往高要等地寻根问祖,通过查阅典籍资料更正族谱一些错误说法。建文谢氏族谱会定期印制并派发到各家各户,帮助村民加深对祖先及村中长辈、乡亲的了解,传承良好家训、延续宗族荣光。

古代时,建文谢氏族谱仅记录男丁信息。近代,随着男女平等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建文谢氏族谱对外嫁女的信息也进行收录,外嫁女的力量进一步被凝聚起来,她们踊跃捐款重修祠堂,孝敬村中长者,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利村谢氏祠堂群一直是村中凝聚乡情、寄托乡愁的重要场所。它们见证着一代代利村谢氏后辈的成长,将祖辈的光荣、良好家训家风传承下来,鼓舞后代同心协力将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原标题:高明区更合镇利村谢氏祠堂群

见证百年变迁凝聚宗族乡情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谢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