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禅城老街新面貌 搅动浓浓街坊情

2020-07-22 18:21:02来源:佛山在线

以前,石湾镇街道社头坊片区是有名的水浸街,到处都是烂石板路、屋瓦残破、电线乱拉的景象。如今,破败萧条的感觉不见了,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与日俱增,还吸引了艺术家进驻。老街坊也开始钟情回到这里,喜欢漫步旧街老巷、拍照留影、追忆心中想念的人。

社头坊地处南风古灶街区,紧邻石湾公仔街。在历史的进程中,地处小小一个角落的社头坊,似乎并不被很多人知道。其实,在时代变迁中,它从来不曾缺席。

老街大改造

告别水浸街彰显文艺范

几天前,家住社头坊的老居民何溪走出家门口,惬意地欣赏起雨后放晴的景色。他家就在社头坊入口的大斜坡附近,一出门口就能看到靓街景。

“要是在一年多以前,哪有这种心思。”何伯说。在石湾,社头坊等地的内街是出了名的水浸街黑点,每逢刮风下雨都让街坊们担惊受怕。

如今,居民的心情已截然不同。作为禅城区首批内街小巷改造提升项目选点之一,社头坊片区长期困扰居民的痛点问题已被一一解决。

通过改造提升工程,施工人员在这里铺好了地下管网,进行了排水大改造。“我们足足花了2个月来铺设管网系统。需要逐条巷子把原路面挖开,清去旧时乱接的排水渠,接上雨污分流的管道。”工程相关负责人陈锦源表示。

焕然一新的社头坊片区,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一览景色。

这里动辄数百斤重的青石板被特意保留下来,待装上管道后又重新铺回。“起!”四五人一组抬起青石板,穿行在窄巷中,成为施工时的独特景象。原本乱搭乱拉的电缆,也被移到了地下。

原本的各种违建、野树也得到整治,换上翠竹、桂花树等绿植;老屋外立面进行了防水处理,磨走青苔污垢,补好缝隙,再刷上防水漆。房屋露台得到统一修葺,外墙也重新粉刷;沿街还新装上了近40盏仿古弯灯,点缀街巷。

居民的生活,由此发生了鲜明变化。

自家老房终于能接上污水管、家里从此有了厕所,让一众老街坊倍感方便。提起此事,居民梁姨就笑逐颜开。小巷的头尾和出入要道安装了安防设备,也让他们倍感安心。

社头坊的街巷经过打通,与公仔三街、1506电商创意园相连。既留出了消防通道,更显得四通八达、曲径通幽。街坊们说,上世纪80年代初那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又回归了。

进驻社头坊的陶艺家,把工作室门前的空地打造成巷景一角。/佛山日报记者林晓平摄

凭借改造后的环境和氛围,社头坊还吸引了陶艺家进驻。在工作室门前的空地,摆放着造型别致的各式瓷器、根雕、花草作物,俨然变成一个文艺空间。

“以前,没什么事都不想进来。现在可不一样了,住进这里倍觉环境干净、空气清新。”居民冰姐说,她的祖屋斜对门有一家画室,巷口则有陶艺家进驻,街巷的人文气息提升不少,她笑称,自己与艺术家为邻,“连艺术感都似乎增加了”。

人情味道

修旧如旧激活记忆

亮堂又整洁,老街美了,人们心底的记忆和情感也活了。

去年3月,南风古灶街区组织了一次老街坊联谊活动,当中就有石湾老街坊、摄影发烧友霍伟权。他在这里长大,十几岁时随家人搬至外面商品房居住。上个月,他特意来社头坊逛了一回,用镜头重走儿时路。

石板路、趟栊、灰砖一如往昔,房屋鳞次栉比……内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基本“修旧如旧”,霍伟权转悠慢行,回想记忆中老街内的宁静祥和、人情味道,每一条小巷都承载着丰富的意义。

居民的老房子门口,统一安装了式样相同的铁质栏杆。

石湾有句老话,“九霍十三潘”,说的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氏族大姓。其中霍氏一族在社头坊、镇岗一带子孙绵延,遍布前巷后街。据霍氏族谱相传,清末社头坊还出了一位秀才霍弼南,他正是“社头霍”的“大太公”。

而社头坊这里原本有个霍氏大宗祠,曾繁盛一时,但早已拆除、消失不见。家族大人物的那些传说,也已式微湮没。

不过,往事并不如烟,老房逸事仍有迹可循。红卫社区一带仅存的几间百年老屋,就藏身社头坊中。街坊东哥介绍,老屋都是南北朝向,格局方正,一座三进,中间有天井、设主厅,两边建筑呈上扬之势。

社头坊76号便是老屋之一。打量房子外观,不觉显山露水。但细看可发现,横梁上已褪色的雕花仍显精致生动,左侧外墙上的壁画依稀可辨,不禁让人对老屋故事遐想连连。

社头坊的两座水井,在整改工程中都保留了下来。在68号民居附近的井边,还新设了一个手动抽水泵,往里面先倒些水,拽动把手,清澈的井水就会从泵口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我记得,小时候水井处总是非常热闹。”霍伟权说。社头坊片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通自来水,在自来水还没有接入每家每户的时候,这里的两口水井,就是老街生活勃勃生机和烟火气的象征。

社头坊片区的水井,是老街生活勃勃生机和烟火气的象征。

水井边的生活画面,给霍伟权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回想起来,他说耳边仿佛还能听到三五小儿嬉闹声、大人吆喝吃饭的喊声、街坊在旁洗米洗菜的哗哗流水声。

亲情、友情、街坊情交织的一幕幕浮现眼前。霍伟权说,以前邻居分外亲近,不分你我。但凡谁家小孩在班上打了架,谁家小年轻走到了一起开始拍拖,第二天准保“周街都知”。

归来仍是少年

流金岁月陶瓷情缘

习惯了小车代步的日子,44岁的霍伟权说,已经有30年没有回来社头坊认真看看。自己近三四年之所以玩起摄影,与内心渐浓的念旧怀旧之情有莫大关系。

老街坊何溪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翻开泛黄的工作旧照。他对相片上很多人与事已经淡忘。唯有一张,因他和同事身穿印着“建华”二字的龙狮队队服,让他一眼辨出。看着照片,何伯介绍他退休前是建华厂的职工,眼里透出神采。

和霍伟权、何溪一样,街坊们回忆起旧时岁月,石湾陶是绕不开的一个关键词。这是世世代代的共同记忆,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旧时,在石湾,制作石湾公仔、日用陶器、陶瓷花盆等,曾分属于不同的行当,陶工们散布在一些陶社和作坊里。1956年是个分水岭。当时,石湾陶瓷业完成公私合营改造,纷纷整合成厂,从此迈入工业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霍伟权说,跟随石湾陶从民间生计变成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的脚步,他父母那辈人是参与者、见证者。作为家中顶梁柱,霍伟权的父亲进入石湾搬运站后,从最辛劳的搬货工做起,天天拉大板车搬陶器,任劳任怨。到长子霍伟权出世时,他已打拼至队长岗位。后来更当上业务员,目睹成批成批的石湾陶瓷产品,开始销往大江南北。

霍伟权的妈妈则在日用陶瓷厂工作。厂不大,但妈妈总会从厂里“淘”来各式产品。略带瑕疵的合格品留作自用,而优等品拿来作为手信特产送赠亲友。在瓷类砖类商品还比较紧缺的七八十年代,这让一家人都备感脸上有光。

俯瞰改造后的社头坊片区。

“谈恋爱那会儿,我时不时以石湾陶瓷做礼,才能博得老婆一家人的欢心。”霍伟权笑道,精美实用的石湾陶器,正是他喜获良缘的“红娘”之一。

不仅父母,他们全家人都是分属不同岗位的陶瓷行业一线工人。每天傍晚爸妈下班返家时,同屋共住的三叔和四叔出门上晚班、开工烧窑;小时,每至放假,霍伟权喜欢随妈妈回厂消磨时光,在妈妈娴熟的手法下,陶泥团变成一个个陶煲盖子和煲身……这些画面早早在他心内生根发芽、不断滋养他的陶瓷梦。

上世纪90年代,年轻的霍伟权也当上了一名陶瓷厂车间技术员,身处朝气蓬勃的石湾陶瓷行业,他见证了行业生产规模达到空前盛况。

在霍伟权的记忆中,拼搏勤奋、朴实低调,是从爷爷一辈就流传下来的良好家风。为了传承精神和故事,他说会一直为社头坊举起相机、拍照记录出一份力。

原标题:老街新面貌 搅动浓浓街坊情

禅城区首批内街小巷改造提升项目石湾社头坊环境焕然一新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林晓平

图|记者符诗贺(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