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三水文旅如何打好乡村“特色牌”?

2020-11-20 19:41:38来源:佛山在线

“每天卖出腊鸭扎超60份,餐厅营业额超1万元……”10月13日,位于三水区白坭镇的富兴隆渔村老板娘李桂英拿着账本在核对今年国庆黄金周的营业情况,不禁喜上眉梢,“没想到我们在乡下地方,日营业额也能比平时增长近30%。”

比富兴隆渔村业绩更喜人的,是三水乡村的人气。近日,三水部分镇街相继发布黄金周旅游数据:白坭镇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乐平镇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两个镇街所呈现的人气,是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缩影。

去年金秋,三水依靠全域绽放的花海经济,让乡村走进大众的视野。今年,众多乡村旅游景点在国庆黄金周集中开放,让外界看到了花海以外的乡村魅力,一条逐渐完整的乡村游产业链条已然呈现。

短短一年间,从试水花海经济到构建乡村游全产业链,三水借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走出了一条怎样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双节长假

三水乡村游火了

“车辆沿着塘西大道临时停车区域停泊,从禾安庄村口一路排到新丰村口,车龙超5公里长。”乐平镇禾安庄村民小组长马耀光说,停车场都停满了,游客车辆只能沿着塘西大道的临时区域停放。他说:“在村里生活几十年,头一回看到周边这么热闹。”

为禾安庄带来空前人气的,是9月30日正式亮灯开放的同心公园。公园内,“灯月共舞”主题灯光展溢彩流光;每晚7时至9时,高达80米的喷泉伴随音乐翩然起舞,游客纷纷拿起手机,留住这全市最高音乐喷泉的精彩时刻。

大家不约而同拍摄音乐喷泉小视频并发送到朋友圈,刷屏了三水人的社交平台。“刚发送到朋友圈,就有十几条回复,大家都问这是哪里。”家住南海区狮山镇的游客陈小兰在6日晚上,带着孩子驱车前往乐平镇打卡。

与同心公园相距30公里的西南街道江根村,则凭借昆都山生动诠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家都奔着能一览三江汇流奇景的昆都山森林公园而来。江根村文旅讲者陆阜年说,火爆时一天能有1000多名游客,主要是亲子家庭。

吃喝玩乐购一条龙直落,游客在三水开启了“白+黑”旅游模式。随着白坭镇粮食博物馆、陈氏大宗祠、漆艺村、西江院子等景点全面开放,每到饭点,位于白坭镇沙围村的西江河鲜街堪称火爆。

“中午12点过去吃饭,排队要等到第三轮才能吃上。”三水市民张有健在4日到白坭镇游玩,顺便一尝远近驰名的鸡煲蟹。黄金周期间,西江河鲜街各大食肆翻台率平均为平日2倍,部分“网红店”更出现了午市、晚市各翻三轮台的情况。

10月7日晚,三水区大同湖,高达80米的喷泉伴随音乐翩然起舞。/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张海摄

即使不在西江河鲜街范围,自带“禾秆盖珍珠”“腊鸭扎”两个非遗西江美食金字招牌的富兴隆渔村,也分得乡村旅游的一杯羹。李桂英说,游客在周边的景点、村落游玩后,都特意驱车来觅食,几乎每桌必点“禾秆盖珍珠”这道菜。在李桂英和客人的交谈中,她得知,除了广州、肇庆周边城市外,还有不少游客从珠海、中山特意前来。

相继出炉的区、镇黄金周旅游统计数据,印证了三水所呈现的人气并非“虚火”。从区层面来看,全区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等指标都呈现较快的增速。除了荷花世界、森林公园、南丹山、侨鑫生态园等老牌大型景区,乡村游俨然成为引爆三水人潮、拉动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部分镇街发布的黄金周旅游数据显示,白坭镇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乐平镇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串珠成链

从“一时红”到“一直旺”

西南街道的昆都山、五显古庙,云东海街道的福田村、云东海国家湿地公园;白坭镇的粮食博物馆、西江院子;乐平镇的同心公园、大旗头古村;还有芦苞镇的长岐古村、大塘镇的果蔬采摘、南山镇的六容民宿和萤火虫集装箱酒店……

乡村游景点在七个镇街遍地开花,不少景点选择在黄金周前夕开门迎客,更是给了外界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其实,三水乡村游并非突然火起来,回溯近两年的乡村和旅游业变化,可从中窥见其发展规律。

2017年,三水区旅游部门对黄金周旅游情况的统计对象,主要为当时的9家重点景区,乡村旅游未被提及。2018年10月1日,白坭镇举行2018年五人龙舟竞渡大赛,这项由当地传统龙舟文化发展而来的活动,1天吸引游客2万多人次,让外界看到三水乡村游以及本土文化的潜力。

2019年是三水乡村游起步的重要一年,集中展示出乡村对人气的吸引力。那年金秋,绚烂的鲜花海洋开遍三水南部、中部,白坭镇、乐平镇、芦苞镇的花海美照刷爆朋友圈。美丽乡村急速聚集大量人气,农民销售生意兴旺,农家乐座无虚席,形成了三水独特的花海经济。

花海对人气的高效集聚能力得到认可,一时成为各镇街试水乡村旅游的“试金石”。

“花海网红效应十分明显。”去年,乐平镇新旗村党委第一书记陈继秋见证了粤韵花海对乡村旅游、经济的明显带动作用。仅靠一个花海,去年国庆期间,到新旗村赏花的游客平均每天超过5000人次。

但仅靠季节性明显的花海,乡村游更多只能“一时红”,难以“一直旺”。

当时,曾有镇街主官表示,想要乡村游可持续地发展起来,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持久活力,仍需要更丰富的产业内核和载体,找到乡村游项目的可盈利点。事实上,这也是三水在探索乡村游路径以来,区镇一直在致力突破的重点难点。

西南街道围绕昆都山、老鸦洲、河口古镇提升景观、导入产业,逐步勾勒出“一山一岛一古镇”文旅生态产业发展格局;白坭镇构建“一环两廊十片”全域振兴格局,中社村葡萄园、西江河鲜街、西江十里画廊、康喜莱采摘游等文旅内涵丰富;乐平镇以“一轴两片四段24节点”格局,串联20条自然村、24个景观节点。

各镇谋划的新格局,既是对乡村振兴的谋篇布局,也是文旅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除了原有的花海,更多可市场化的文旅产业项目,在这批载体上开花结果。昆都山森林公园吸引不少抖音大V前来取景拍摄;西江河鲜美食街成为各地吃货集聚的知名美食一条街;拥有全市最高音乐喷泉、全省最大紫铜文化墙的同心公园,更是新晋网红打卡点。

能够以乡村游聚集人气的镇街,都体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载体连片发展、景观串珠成链。这使文旅配套资源更集中、高效地配置,发挥出乡村游产业的集聚效应。白坭镇成功打出“游古村、品文化、逛花田、尝美食”的旅游品牌;乐平镇也有白天沿礼运路畅游大旗头古村和美丽乡村,晚上到同心公园看灯光秀的“白+黑”游玩攻略。

打响品牌

将人气转化为财气

短短一年多时间,三水从花海经济一枝独秀,发展至乡村旅游经济产业链条日益健全,观光游玩、餐饮住宿、本地美食、特色手信等环节一应俱全。三水乡村迎来前所未有的人气,村民、周边商家更是尝到乡村游的甜头。

“吊种瓜果采摘正式开门迎客当天便有400多名游客过来采摘。”康喜莱现代农业园理事吴朝江说,园区在10月推出吊种瓜果采摘、亲子农耕体验、科研教学等多个项目,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前来。

康喜莱现代农业园紧邻西江河鲜街。“很多游客采摘完就过来吃鸡煲蟹。”白坭艇上人家负责人陆女士说,黄金周、周末的游客都很多,加上秋天是吃蟹的季节,人流高峰时,餐厅的营业额最高比平日增加50%。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西江河鲜街的食肆座无虚席。/白坭镇供图

自同心公园开放以来,禾安庄的村民也有着同样的喜悦。同心公园内设置了免费提供给村民创业的小摊位,禾安庄村民马丽婷设摊摆卖矿泉水、鱼蛋,收获丰厚。马丽婷说,黄金周人气火爆,营业额最多时可到1200元/晚。这对在工厂打工的她来说,是一笔可观的额外收入。

把人气转化为财气,带动乡村产业兴旺、村民增收致富,是三水发展乡村旅游要义所在。三水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已经形成初具规模的集聚效应,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打出了一张能吸引人气、集聚财气的旅游名片。

去年,三水探百年古村、品北江河鲜、泡罕见氡温泉、寻觅蔬菜基地的线路,上榜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今年,乐平镇被评为2019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是本年度全市唯一入选镇街。

三水乡村旅游能在短时间内在全省乃至国内形成品牌辨识度,离不开丰富的乡村资源,以及极具稀缺性的文化、地理资源。

9月底发布的“三水新八景”名单中,有独特的地理奇景三江汇流,有国家级湿地公园里的云海鹭影,有“广东第一村”大旗头村的大旗粤韵,还有省级特色小镇文创古镇的古镇生辉等,都是在省内乃至国内少有的文旅资源。

随着乡村振兴综合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以及三水有意识把乡村旅游作为文旅产业发展的特色品牌,三水乡村旅游发展未来可期。三水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水正在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将进一步把人气旺、配套全的乡村旅游点打造成示范点,重点推进各镇街乡村旅游发展,探索一条成熟的可市场化、产业化路径。

据了解,三水将以白坭文创古镇、西南昆都山森林公园、乐平大旗头古村为重点,积极引导进行AAA景区创建工作。同时助推乐平镇广府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建设,打造好广府绿野仙踪、翠堤春晓园、岭南民宿、岭南美食荟、粤韵田园综合体等大型文旅项目。

“三水乡村旅游大有可为,我们要紧抓这次机遇。”乐平镇的村民许炬昌看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认为未来还有很大的商机,于是投资130元在禾安庄发展民宿。当下,三水不少村民和许炬昌一样,对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期待。

媒体观察

让文旅农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

今年“十一”黄金周,文旅农融合的乡村美丽经济在三水呈星火燎原之势。走马南部岭南水乡、中部千年村落和北部生态屏障三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特色文化俯拾皆是。

在三水,文化旅游业发展早有先声。多年来,在发展中注重保护生态的三水,以独特的生态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加上政府长期对文旅产业的大力引导,拥有相当的产业发展空间和目标客户群。

但三水文旅市场又面临“有底气但缺中气”的尴尬:一方面长期以景点景区产业为主的“门票经济”带动,缺乏带动性强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项目,一方面乡村旅游资源分散、联动性较差,三水特色历史文化缺乏鲜明的主题形象,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全域开展的乡村振兴,从“农”字端发力,为三水文旅产业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覆盖全区七镇街的三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美丽乡村联建、生态环保联动、交通互联互通、优势产业对接、优势资源共生,一个个村庄从村容村貌到文化景观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成为了三水“景点游”迈向“全域游”的基础和养分。

三水乡村旅游乃至旅游市场的火热,还离不开乡村和文化旅游“联姻”。今年“十一”黄金周,新近入选“三水新八景”的三江汇流(昆都山思贤滘片区)、古镇生辉(文创古镇)、大旗粤韵(大旗头古村)作为三水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无论外在景观还是文化内涵,都极具三水特色;多点开花的“祠堂+文化”示范点里,游客无不陶醉在三水古村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中。

山水有相似,文化大不同。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和自豪感的寄托,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期待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县区级试点的三水,进一步打好特色牌,让文旅农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成为城市三水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的强大助力。

原标题:从试水花海经济到打造乡村游全产业链

三水文旅如何打好乡村“特色牌”?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梁楚欣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