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明地理|大夫区公祠: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2020-12-17 17:01:45来源:佛山在线

核心提示:

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在历经数百载风雨的洗礼后,犹如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向世人缓缓展开。

在高明,至今仍保存着大量兼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祠堂,积淀了高明人的血脉,孕育了丰厚的传统文化。今日起,《佛山日报·今日高明》推出“高明地情之祠堂故事”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走进高明特色祠堂,细品文化印记。

“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高明阮埇村大夫区公祠祭堂的对联彰显了阮北区氏宗亲的亘古绵长。

这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七年的大夫区公祠,至今已有238年历史,是高明阮埇村迄今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宗祠。如今,随着祠堂历史不断沉淀,宗祠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才,桑梓之情薪火相传,成为高明秀丽河畔的人才鼎盛之地。

百年祠堂韵味悠长

从荷富路一侧拐入,经过拱北大道牌坊进入阮北坊,喧嚣的市集渐渐过渡到乡野风光。再往深处,一池荷塘映入眼帘,田田荷叶溢满荷塘。环视四周,潺潺溪流环绕古屋,塘边或青砖或红砖的民居与绿树相互掩映。

阮埇村的大门楼。(资料图片)

三百多年前,此处约摸也是这般幽静美丽之景。“以前村中池塘连片,水域千亩,土地肥沃,村民生活富足。塘边还建有水楼台和观景凉亭,闲余时村中百姓于此观景休憩。”阮北坊70余岁村民区庆堂谈及村中的一碑一石和文化历史如数家珍,心中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沿着村道行走数十米,穿过几座青砖白瓦的古老民居,一座简约大气的大夫区公祠跃然眼前。它与荷塘隔岸相望,距离不过百米。

据介绍,大夫区公祠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后人为纪念清代族人奉直大夫区元士而独资兴建,距今已有238年历史。

穿过半掩的斑驳木门,祠堂内的墙面和石柱因岁月久远有些泛黄褪色,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悬梁上的精致雕画,龙凤盘踞,栩栩如生。“宗祠三间两进,坐北向南。”区庆堂说,祠堂总面阔12.7米,总进深24.5米,采用水式山墙和灰塑博古脊,建筑梁架全部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整体布局完整。

俯瞰阮埇村。(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抬头望向前廊,梁架上雕刻的花鸟人物图案栩栩如生,坤甸木的清香扑鼻而来。“该宗祠属于典型的岭南清代建筑风格,是研究阮北坊宗族文化、祠堂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区庆堂说。

走近宗祠深处的祭祠,一副用金墨书写的对联庄严夺目,镶嵌两侧的镂空浮雕金龙气势恢弘。两百多年来,“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区氏族人认为,这副对联一直护佑着宗族香火不断、百年兴旺。

为彰显礼仪家风,教化后人耕读传家,区元士将宗祠两边的青云巷分别命名为“义路”和“礼路”,与阮埇村家训“培置根让,敦崇礼让”“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等一脉相承。

古建筑群设计精妙

走出大夫区公祠,在区庆堂的带领下,记者沿着布满青苔的石板路穿过几条横巷,来到历史悠久的“大夫第”,也就是“八大家”古建筑群。

从高处俯瞰,16栋房屋呈棋盘式布局,排列整齐划一,大小均等。走近这些历经了300多年风雨的古老建筑,青砖红瓦水磨石,遍布历史印记。

大夫区公祠内景。/佛山日报记者冯慧雯摄

一堵牌坊门楼加一圈围墙,划分了这个建筑群与村里其它建筑的界线。门楼上一副“家住青衿司马第、门迎红杏尚书花”的对联,道出了主人家曾经的气派。

“八大家”外围的大门楼宽仅2米,可容两人同时进入。大门楼四周用一圈围墙划出“八大家”古建筑群,如同现代社会的城市小区。“该家族中凡有婚庆,花轿都必须从这个大门楼经过。”对阮北历史熟烂于心的区庆堂,将“八大家”的历史娓娓道来……

“八大家”古建筑群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家境殷实的区元士为其八个儿子兴建的,故称“大夫第”,又称“八大家”。该古建筑群呈棋盘式布局,坐北向南,原有16座,现存13座。每座采用青砖墙、花岗岩石脚、镬耳风火墙和龙船脊,房屋总体呈现三间两廊格局。2010年8月,该建筑群被定为高明区文物保护单位。

区庆堂介绍,“八大家”古建筑群曾创造出“十三间房子同时上梁”的佳话。该批房屋一起打地基,一起落成。当所有大屋砌好外墙后,一夜之间架起屋梁,而且屋梁与众不同,每间房子是密排梁,屋顶的杉全是并排而过,作用是防盗。十六间大屋,每间都有一两米高的麻石墙,水火不入。外表古朴,但内里却是玄机重重。其中有一间“土库”,专门用来收藏金银珠宝。外面全用石砌,里面建铁门,门槛以铁打造,两边两条门龙柱可以拉出接上,起防盗作用。其中一面墙里有暗格,专门放金银财宝。

阮埇村举办节庆活动。/受访者供图

如今,这些行列整齐、紧紧相邻的排房长满了青苔,斑驳的墙面道尽了岁月。“透过幸存的13间老房里,可看到巷陌之间能通行五六人,足见当时的建筑设计之精妙。”区庆堂说。

有意思的是,每间的屋脚均以麻石铺砌,而这石与石之间几无缝隙,数百年间纹丝不动。此外,按照辈分的大小,各个门楼之间的青砖厚度、门墙上白石板的高度以及房屋高度都有所不同,辈分越大,青砖越厚,房子砌得越高、白石板越高。

在阮北村民小组长区少鹏看来,区元士除了建设大夫区公祠和“八大家”古建筑群之外,还兴修水利,其影响深远。阮埇四面环水,既得水量充沛之便,也常受其害。区元士修筑水利,联围筑闸,修缮河道,让村中几百年来从未出现过水淹的情况,“即使下雨,八大家古建筑群也不会出现积水现象,排涝系统值得研究学习。”

区氏族人笙磬同音

在大夫区公祠内的石砖地上还散落着喜庆时抛撒留下的红纸。“到了宗族村民大婚或是喜庆的节日,祠堂可热闹了。”区庆堂说,大夫区公祠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凡嫁到该宗族的女子,都要在大婚前到祠堂跪拜,以表孝意。遇上春节、中秋等节日,祠堂里更是敲锣打鼓,大摆筵席,乡亲们纷纷前来庆贺,热闹非凡。

祠堂保留下来的,除了族人之间的血脉关系,更有一股桑梓之情。区氏族人甚重宗谊,无论迁居何地,均详源知本。功成名就后,区氏子孙更造福桑梓,泽及后世。

在大夫区公祠门前的一块黑色石碑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区氏族人捐资修葺祠堂的名单。2017年,阮埇村入选佛山市首批30个特色古村落,并纳入了全市古村活化升级项目,阮北村民开始集资修葺祠堂。

据村民回忆,不少远在深圳、香港等地的区氏宗亲鼎力相助,不吝钱财,捐资捐物,最终筹得70多万元修缮费用。“无论捐献多少,都反映了宗族为祠堂重建贡献一份力量。”说起族人修缮祠堂的团结,区庆堂至今仍心怀感激。

大夫区公祠。(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何惠键摄

祠堂成为阮埇人核心公共空间,每逢喜事,村里人都会在祠堂摆上几桌酒菜,欢聚一堂,举杯畅饮,共话乡情。前不久,村里的外嫁女相约回到祠堂,姐妹们围坐一席,回忆在娘家时的日子。“每次回到娘家,我都来祠堂看看。”村民区大姐说,小时候她和兄弟姐妹们经常在祠堂里玩。

过去,祠堂里有一个戏台,逢年过节就会邀请戏班子过来唱戏,快慢有序的弦声回荡在祠堂里。如今,祠堂成了村民们诗书传家的精神桥梁,经常举办演讲、朗诵等文娱活动,让“礼仪之道”渗透到村民的血液里,让阮北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绵延发展中续写古村的智慧与力量。

简介

阮埇村祠堂群

阮埇村原建有宋刺史祠(始祖旧祠)、区氏大宗祠(碧峰祖祠)、东祠、区氏六世长公祠、致仕祖祠、东山祖祠、乐斋祖祠、五房永祀祠、区氏世德祠、日高区公祠、六世次公祠、乐淡区公祠、四房萃祀祠、平所祖祠、念莪祖祠(大夫伯嗣祠)、左春坊区公祠、尚书区公祠、岩乔祖祠、柏堂区公祠、存恕祖祠(大夫区公祠)、行义区公祠、奉直大夫祠(则堂祖祠)、养素祖祠、眉雪祖祠、后峰六代祖祠、泗源区公祠。匾额、楹联众多,题字者有宰相、状元、总督、尚书、巡按等,现仅存7座祠堂。

其中,大夫区公祠在村之北南向,其制三大座中贯以柱,后楼一座,左右厢房皆四进。中堂匾曰“永慕堂翰林院编修方略馆纂修熊为霖题”(今不存),2017年重修时重刻立;大门匾曰“大夫区公祠翰林院编修会典馆纂修冯成修题”(今尚存)。

原标题:探访荷城街道阮埇村祠堂群(上篇)

大夫区公祠:一方水土的文化印记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冯慧雯(部分资料由高明区方志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