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财富嘉油站 | 为什么说此次降准“超出预期”?将如何影响股市?

2021-07-22 18:57:36来源:嘉实财富

“碳中和”热度居高不下,多领域投资机会浮现,如何布局?2021中期策略会碳中和专场火爆来袭!||“碳中和”大势所趋,顺应时代潮流,梳理重要讯息,剖解投资机会,《碳中和日报》做您“碳投资”路上的小秘书→

全文2573字,阅读约需5分钟

近日,央行宣布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部分将用于置换MLF和弥补税期流动性缺口。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为何许多分析人士形容此次降准“超出预期”?降准背后有何深意?降准对股市的影响几何?且听分解:

为什么说此次降准“超出预期”?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降准是“超出预期”的。为什么这么说?

1、提出降准的时间节点“超出预期”

决策层首次提及“降准”是在7月7日召开的国常会上。会议决定:“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月7日提及降准,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因为在更早以前,货币政策的口径大多是“不会发生急转弯”,很多市场人士甚至担忧货币政策是否会很快收紧,从整体基调来看,市场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可能较为偏紧。

国常会之后,市场对降准有了心理上的预期,但更多人认为,从历次国常会对于降准的表态看,国常会提到降准并不一定意味着降准政策会很快落地。此次从国常会提及降准到央行宣布降准,时间间隔仅为2天,与历次相比速度偏快。

图片来源:wind图片来源:wind

2、降准的范围“超出预期”

此前,对于此次降准的方式,业内普遍更倾向于定向降准,可能会“通过结构性降准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但事实证明,本次降准是一次全面的降准,比此前很多机构所预期的力度要更大一些。

降准背后的深意

降准背后有何深意?从会议精神来看,我们试图做出分析:

最近一段时间,大宗商品涨价对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经营压力。PPI和CPI的剪刀差不断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很多企业被迫砍单、甚至停产。当然,这样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端。在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上游企业可能会过得相对滋润。

此次全面降准,直接目标是为了引导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多流向规模较小的中、下游企业,打通小微企业的银行信贷渠道。站在资本市场角度,一些小市值个股的基本面可能因此而改善。

从更深远层面来看,此次降准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打开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空间。为什么说货币政策空间被打开?这就不得不说到今年全球的流动性环境。美联储有可能在今年8月或9月开始讨论缩减购债即削减量化宽松。在这样的预期下,全球大多数经济体可能面临被迫收紧货币流动性压力,因此很多新兴市场已经开始进行加息操作。

央行在此时降准,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货币政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周期,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接受“美国在收紧货币,而我们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灵活性”,这将为后续的货币政策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

我们预测,此次降准过后,后续货币政策仍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因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比较克制的,即使是在疫情期间,中国也没有像美国或欧洲各国、日本一样进行“放水”,而且距离上次定向降准已经过去了15个月,因此我们的货币政策相对是更有的放矢的。

当然,全面降准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央行原文表述是:“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此次降准释放的1万亿资金,一部分将用于偿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事实上,7月15号和8月17号,就有两笔MLF即将到期,先前从央行投放到商业银行的货币即将再次回到央行,两笔到期的资金分别是4000亿和7000亿。也就是说,此次降准释放的一万亿货币,有可能会被两次MLF的回收而对冲掉大部分。

对股市影响几何?

要说降准后可能出现的“最大赢家”,当属中小盘股。我们分析,中小盘股尤其是风格更偏向成长的中小盘股或迎来机会,它们的盈利可能会在未来得到一定改善。

全面降准有利于改善企业盈利和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从信贷资金角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准释放的资金流向企业,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后,就有希望继续做大做强,其股票的价格也更有可能上涨。

我们预测,降准一定程度上利好股市,而且相对更利好偏成长风格。后市可能会继续演绎结构性上涨的行情,上证指数预计呈现出在小区间内震荡的走势,投资者可抓住其中的结构性机会。

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降准和股市之间并不是完全正向的对应关系。降准政策发布之后,股市大概率不会普涨,而是有的板块涨,有的板块跌。归根结底,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行业景气度、强劲的公司盈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合理的估值水平,才是可能获得超额收益的先决条件。

我们建议,投资者应避免被短期市场波动的“噪声”牵引,学会回归基本面分析而考量行业的景气度和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找到心中的好公司后,也要考虑其估值是否在自己能够承受的安全边际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