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数十位学者齐聚康园 高规格纵论丹灶古今文化

2021-01-05 13:01:32来源:佛山在线

南海丹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一个小镇,见证着珠江三角洲从形成、出现早期文明到产生全国性影响乃至在许多方面引领中国的过程。有媒体表示,如果说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那么丹灶有为水道等珠三角河道就是岭南文明的航道,河道边的古村落就是华夏文明的“诺亚方舟”。

12月11日~12日,第四届康园论坛在此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位学者齐聚康园,沿着“有为水道”的足迹,纵论丹灶古今文化。

此次论坛规模大、规格高,共有六大主题,设置三个分会场。现场发布了1篇主题报告和39篇专题论文,内容涵盖以丹灶为代表的岭南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基层社会、礼仪秩序、历史名人、基围水利等多个方面。

“对丹灶历史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才刚刚起步,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在闭幕式上,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任建敏表示,丹灶的历史文化有待更深挖掘,此次论坛将是丹灶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人杰地灵

丹灶影响中国近代史诸多面向

从明代首辅方献夫、清初贵州学政冯成修、近代维新领袖康有为,再到当代新儒家代表杜维明,丹灶历代大儒、名人数量之多、密度之高、影响之深,在岭南地区实属罕见,堪称钟灵毓秀之地。据肇庆学院历史系主任吴劲雄《丹灶文化特征初探》的主题论文统计,《明史》《清史稿》中有传记的南海籍人物为33人,其中丹灶有6人。

“人才辈出是丹灶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吴劲雄说。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温春来在他的主题报告《丹灶历史概说》中也提到,丹灶本地的历史记忆,可以上溯自东晋时期的葛洪炼丹。到了明代,以著名理学家、丹灶人方献夫等为核心的“南海士大夫集团”,思想上成就卓越、政治上积极进取,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朝时期,冯成修成为岭南最为重要的理学家之一。晚清,还诞生了维新领袖康有为、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缫丝机器的陈澹浦等人。

名人的足迹,也成为学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黄国信表示,作为理学家的冯成修,一方面在其学政条约里,以“成圣”作为培养学子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也曲折地表达了学术要创新要规范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具有超越时代的现代色彩,这大概与其成长于当时最具创新活力的珠三角地区有极大关联。任建敏则发现,方献夫所在的孔边方氏对于明代中叶岭南宗族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礼仪和秩序是社会良好风尚形成的重要条件,丹灶的名门望族在这方面早有独到的建树。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正刚对丹灶罗、区、梁、吴四大家族的家规家训作了深入研究。他发现,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规范子孙言行、构建宗族秩序、处理乡邻关系,甚至还能维护一方社会稳定。

悠久的历史总少不了事物的承载。房祠、宗祠、庙宇、墟市、堂……一系列建筑和现象都在诉说着丹灶的浩瀚过往,它们也成为丹灶辉煌历史的象征物。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罗慧香对仙岗陈氏的房祠和宗祠进行研究,她认为陈氏为当今学者理解宗族紊乱、研究宗族建构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模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李旭炜以银河苏村为例,讨论了庙宇、市场、公局与地域整合的关系。他认为,透过丹灶银河苏村的个案,可以窥探到整个珠三角其他地区士绅群体和基层社会的发展轨迹。

一个小镇,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诸多面向。如今,丹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岭南文化的重要历史田野调查点。嘉宾纷纷建议,地方政府可以以有为水道为出发点,把对丹灶历史文化以及康有为的研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流量,发掘其现代价值,把“象牙塔”里的东西传播出去,才能更加充分发挥丹灶历史人文的热量。

古为今用

推动丹灶社会经济发展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与会的学者们注重把丹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放在岭南乃至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来理解,并善于借鉴历史之光照亮未来,为历史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运用指明方向。

丹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南海甚至是珠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在清代中后期,丹灶的村落基本形态和人群结构已经定型,村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村落中社学等教育机构十分普遍。至今,丹灶各村居仍存在大量书院、书舍、家塾的旧址遗迹,有的村居现存书舍甚至多达七八间,可见当时乡村教育之盛。

丹灶康园,重现了“南海先生”的历史印迹。游历于此,仿佛徜徉在丹灶璀璨宏富的历史长河。

不少学者提到,资源配置是聚落重组的主要动力,南海的乡村聚落形态与水域开发密切相关。基围水利和墟市等与水密切相关的设施和场所的产生,对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李贝贝介绍,河网对丹灶的经济影响颇大,墟市往往设在水路交通要道上,是岭南地区交易的基层市场。清中叶,广州一口通商,带动了珠三角农业商业化的发展,丹灶的墟市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不仅数量迅速增加,且流通的商品种类也越发繁多。

从另一方面来看,墟市的发展也带动了公共设施、庙宇、社学等设施的完善,促使丹灶的基层社会形态进一步形成。李贝贝认为,尽管如今墟市的功能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而发生巨大变化,但丹灶的墟市依旧可以发挥余热,不妨采用保护、利用、开发等多元化发展方式,将其盘活发展。

珠三角地区水网密布、水系发达,基围水利的历史由来已久。明清时期,是珠三角基围普遍修建与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了解珠三角的基围水利,也是了解珠三角的发展历史。

12月8日,佛山桑园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丹灶北依北江支流南沙涌,南依西江,域内河网交错,基围水利的历史价值同样丰富。明清时期,丹灶境内基围较多,有大良围、大有围、官洲围三大基围,对基围实施修筑、维护与管理,为丹灶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丁书云认为,珠三角最大的基围工程桑园围无疑具有代表性,但桑园围之外的其他基围也不容忽视,如丹灶的大良围、大有围等,这些基围同样在珠三角发展的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今,丹灶等地的基围已变为公有基围,由国家直接负责管理,各围相连形成大的联围,基围的发展进入到较高的形态,继续在地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康园论坛·百家争鸣

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温春来:

丹灶历史对于理解国史具有重要价值

丹灶人是珠江文明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丹灶本地的历史记忆,可以上溯自东晋时期的葛洪炼丹,但丹灶人在本地定居开村的记忆,大体上均上溯到宋代,形成了“祖先仕宦来此”与“从珠玑巷来此”两类故事。这些故事,既与明代的历史相关,也与宋代大批中原人士移居珠江三角洲的史实可能有一定关系。

清朝时期,冯成修成为岭南最为重要的理学家之一。清代著名学者廖廷相将冯成修与新会人胡方相并列,称二人为岭南“身心性命之学”的代表人物。晚清,丹灶进入了最为辉煌的时期,维新领袖康有为、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器缫丝机的陈澹浦以及9位黄花岗起义烈士均诞生于这一时期。

梳理丹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在中国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程中,小小的丹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个小镇,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诸多面向,许多标志着近代转型的重大事件与新事物,都与丹灶密切相关。

肇庆学院历史系主任吴劲雄:

人才辈出是丹灶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丹灶历代人物有地理分布较为集中、集中出现了几大家族、人才种类繁多、理学传统浓厚、研究《周易》的学者集中、侨居名人众多等特点。

前积后聚是丹灶人成材的重要途径。丹灶许多著名人物的成材都是家族传承、地域学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位家族名人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整个家族乃至整个区域其他人才的培养。如丹灶的理学传承,由明代方献夫、何维柏,直至清代冯成修、康有为等人,一直没有停息过。丹灶的名人还一直延续到当代,对当下的社会还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如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中国小提琴制作大师徐弗等。

地处西、北两江交汇处的丹灶,让民众有机会得到中原深厚文化的南传,同时有机会接触到西方各种先进思想和技术,所以明代有方献夫、何维柏的理学正统,清代有冯成修的理学传承,近代则有关作霖远渡重洋到美国学习油画,陈澹浦在西方垄断缫丝机技术的情况下制造国产机械等,无不依赖于这里独特的水土环境和便利交通。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正刚:

丹灶望族家规家训维护一方稳定

罗、区、梁、吴四大家族是丹灶镇有名的望族。明清时期丹灶镇的宗族在制定家训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家训在修齐、治生、处世方面的作用,家训内容基本围绕规范子孙言行、构建宗族秩序、处理乡邻关系三个方面。

在规范子孙言行上,除了要求重视孝亲的培养,家训也重视叔侄间的长幼尊卑,如《罗氏家训》中说:“伯叔兄弟,伦纪名分所关,无论亲的,但为弟侄卑辈者,当效诚敬之……”

在构建宗族秩序上,如《梁氏家训》要求父兄长辈做出表率,严惩教唆争端的子弟。

在处理乡邻关系上,家训中常见要求子孙处理好相邻关系、礼让乡亲的训条,但当家族利益受损时,也要通过乡约处置。如区氏家族的《光玉堂家规》明确提出,家族与乡党之间是唇亡齿寒、休戚与共的关系,这种融洽的关系也是地方宗族的共识。

此外,丹灶镇四大家族的家训中,多条内容与国家法律制度息息相关。而这些家训也发挥着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丁书云:

丹灶基围在珠三角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明清时期,是珠三角基围普遍修建与高速发展时期,丹灶地处珠三角腹地南海,亦是基围水利发展的重要地区。以往对基围的研究多集中横跨顺德、南海两区的桑园围,而对桑园围以外的基围涉及甚少。

丹灶基围的修建与管理经历了明初不设水利专官、经费分摊到民,到明末官员捐俸助工、官方部分拨款,再到清代官方拨款、官员捐助、地方士绅捐助组织甚至地方公益组织捐助的多样化管理方式,此一过程亦是珠三角基围水利政策的演变趋势,说明在基围管理中,珠三角基围越发得到政府重视。

原标题:深思文明源头历史照亮未来

第四届康园论坛举行,以丹灶为范本探索珠三角文明

来源|佛山日报

统筹|记者李宁

文图|记者李宁、黎俏婷、刘浩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