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寻一处味 遇一座城 美食连接起新三水人的味蕾与情怀

2020-01-06 15:41:28来源:佛山在线

“嗨,姐妹,我下班了,今天我想吃……”这个开场白来自抖音上一位拥有粉丝近500万人的美食视频达人,她的每个vlog都是下班后回家做晚饭的记录。

生活的美好藏在一饭一羹中,屏幕背后,是人间烟火和家的味道。在外卖当道的当下社会,年轻人一度被贴上“不会做饭”的标签。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步入厨房,自己做的饭虽未必可口,却可心。

有人说,当代年轻人社交最高礼遇是“来我家,给你做点吃的!”舌尖之外,美食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聚焦新三水人,记者发现,无论是小而精致的“一人食”,还是拉上好友的“做饭局”,食物连接了许多人的当下与往昔、现实与梦想、他乡与故乡,传递出快节奏生活中的小确幸。

吃出归属感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

在三水,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生活里缺少厨房的烟火气。对他们来说,好好奋斗和好好生活,有时候是一道选择题。

“终于收工啦。”宋艺从办公位上站起来,伸伸懒腰并揉了揉乌青的眼眶。1月2日7时05分,她前往500米外的公交站台,准备坐车回家,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春节前的日子忙忙碌碌,还没吃晚饭的宋艺,肚子已经“咕噜咕噜”闹腾。楼下的快餐店已经吃腻,她想吃点家里的味道,于是走向肉菜超市买菜,在夜色中慢慢踱着八字步回家做饭。

工作之后,宋艺的厨艺精进了不少。/受访者供图

由于工作离家在外,宋艺在三水的独居生活持续了半年多。有点宅的性格使她沉迷于自己的小时光,她尤其喜欢研究跟三餐有关的一切细节,连放筷子的箸托,她都会仔细钻研它的各种材质、形状,甚至产地。

宋艺到家时,时间已经接近20时。她迅速拿出刚买的鱼、西兰花和葱姜蒜清洗烹饪,厨房很快奏出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不过几首歌的时间,一盘清蒸鲈鱼、一碟白灼西兰花就出锅了。

“因为工作时间不允许,我不会每天都做饭,但有空煮一煮还是很开心,毕竟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宋艺说,她最近还迷上了抖音上的美食vlog,每次看到土豆肥牛饭、火鸡面披萨、酸辣柠檬鸡爪等美食制作视频,她会收藏起来,期待以后做饭时能用上。

宋艺原本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在外工作让她开始独立做饭,厨艺也逐渐精进。今年元旦,她回到父母家中给家人做了一桌子家常菜,包括排骨板栗汤、白灼虾、炒时蔬以及用烤箱做的烤生蚝等,让家人又惊讶又感动。

“其实也是想通过做饭的方式告诉父母,我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得很好,不要为我担心。”宋艺说,一人食,吃的是独立而非孤独,美食弥补了自己身处外地缺失的归属感。

吃出人情味

“厨房社交”中相互陪伴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热闹是吃饭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说过:“最好吃的其实是人。”饭好不好吃,取决于跟谁一起吃。

“能约到家里吃饭的朋友,都是值得深交的。”卡卡是个喜欢记录生活的90后女孩,翻开她的相册,里面不少是和好朋友买菜、做饭的照片,当然也少不了合影。

说起来,卡卡和三水很有缘分。大学前两年,她在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度过;毕业后,她又通过公务员考试回到三水工作。自2018年在工作中结识了其他三位年龄相仿的同居姐妹后,她便经常一起在家中做饭。她们在吃饭时间聊工作、聊生活,分享感情里的细枝末节,宛若《欢乐颂》里的四朵金花。“所谓‘厨房社交’,除了吃饭,还得有社交嘛。”

卡卡和三位相识于三水的朋友合影。/受访者供图

为了方便,大家做饭多以火锅、大杂烩为主。朝夕相处中,四个人的口味渐渐趋向统一,原本爱吃辣的湖南人,口味变得清淡;原本不吃辣的广东人,渐渐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辣。

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餐桌的团聚中,四个人真正走进彼此的生活,建立起真实的情感牵挂。

去年国庆假期,朋友小李的妈妈来三水看望她,但由于小李加班无法陪伴,卡卡便主动在家中陪同,这让小李妈妈十分感动;去年冬至是朋友小刘的生日,卡卡和另外两个朋友早早谋划,购买气球、灯饰、蛋糕等物品装扮家里,给了小刘一个十足的惊喜……回忆起生活里的点滴,卡卡觉得十分幸运。

“我们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如果没有当初的遇见,可能在他乡工作不会那么有动力前行。”卡卡说,四个人想要赶回家一起吃饭,就必须把手上的活儿尽快解决,以便准时下班,这也让她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

吃出笔墨香

铅字为媒传递美食魅力

“白坭镇明都渔村,我比较喜欢这家店出品的茶树菇炒牛柳。牛肉选用白坭市场上的黄牛肉,偶尔要是遇到湖南新宁来的黄牛肉,则是黄牛肉中的上品……”近日,谭旭日写的一篇文章《茶树菇炒牛柳》中,笔下是白坭,却情牵湖南。

谭旭日是湖南安仁人,也是湖南省作协会员。2010年,他来到三水工作,并在白坭安家,成为新三水人。作为一名写作和美食的爱好者,谭旭日从吃着手融入三水,一边寻味,一边书写,他对当地美食颇有心得,创作了白坭美食系列随笔。

随着文章越写越多,谭旭日的美食随笔渐渐成为老饕们觅食的指南。他记得,有次写了白坭富兴隆食坊的腊鸭扎等菜品,家住三水大塘的外地朋友次日便前去尝鲜。

他的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在生活了10年的三水,另一头则牵挂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谭旭日笔下的腊鸭扎。(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我出生在湖南农村,农村人朴素、实在,经常邀请朋友到家里吃饭,主要还是看重友情。不是酒肉朋友,更不是渔利往来,而是深层次的纯洁友情。”谭旭日回忆,一日,在顺德工作的四川籍好友苟文彬到家中吃饭,他下厨做了个斗辣椒,从家乡带来陶制的擂钵,把辣椒掏烂,美味之极,苟文彬一下吃了两碗饭。湘川两省习俗相近,他们便借着美食,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和快乐。

食物的味道永远和情感联系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人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个是情怀。

谭旭日说,自己在白坭生活10年了,对这个地方日久生情,也希望更多外地朋友能够感知到白坭所特有的美妙和温度。2015年,谭旭日加入新白坭人联络组,为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新白坭人更好地融入当地出谋划策。“希望通过文章的传播,让新白坭人更快了解白坭的饮食文化,更快融入白坭的生活。”

原标题:寻一处味遇一座城

美食连接起新三水人的味蕾与情怀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陈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