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品牌 >

三水散文家邓翠群:人生那笔法 描红或留白

2020-12-29 14:21:51来源:佛山在线

人物简介

邓翠群笔名杨柳依,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协副秘书长,三水区作协秘书长。散文集《幸福是朵三叶草》和《陌上花开》在2014年度和2016年度的佛山市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均获文学类二等奖;散文集《乡韵》获2020年佛山市宣传部的“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文学与书画有诸多共通之处,邓翠群的经历恰恰也与此契合。

书法入门须苦练描红的基本功,书画创作更讲究对留白的拿捏,以达到营造意境的效果。邓翠群很晚才重拾文学梦,未经着墨书写的半辈子,成为一片无意的留白。

这无意的留白,让她的创作多了一份从容,也有了更多可能。

今我来思

1962年,邓翠群出生于三水乐平一个叫企岗的村庄。1979年,她离开故乡到中山读师范。1986年,她到当时创办才满一年的三水华侨中学当语文教师。2012年,她取了一个“杨柳依”的笔名,重拾少女时代的文学梦,在键盘上缓慢地敲打,一字一字地书写历历往事,诉说心底乡愁。

说到她的笔名,《诗经》中的《采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她说,她的笔名便从这里取意。

记者问,50岁,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友好的年纪。

她说,这不打紧,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年少时的梦。

就这样,家乡的风土,飘逝的往事,故人的深情……一篇一篇,她娓娓道来,写得实在而真诚。

2014年开始,她的散文集《幸福是朵三叶草》《陌上花开》先后出版。在她笔下,童年时代的记忆带着田野的气息,故园的风物纵然平凡却有它的可亲,他乡的风景自有深远的回响等待倾听。

邓翠群曾前往川西毕棚沟采风。图为其采风时所拍。

于是,她写田头的野菜、水车,写腊田鼠、戽鱼摸螺的风俗,写岭南的村庄和名胜古迹。这些文字结集成册,是履痕留迹,是点染乡愁,但细细看来,更像是一种对已逝人生的细细追忆。

在《草垛,盛开在村边的花朵》一文,她这么描写童年时代的三水乡村:家乡的稻草主要用于饲料和燃料。那时生产队要养牛,牛到冬天没青草吃了,只能吃稻草,所以,每年生产队要留足草料给耕牛过冬,然后把剩下的稻草分到各家各户用作燃料……有了草垛,队里的牛们才能过上一个有滋有味的冬季;有了草垛,农家的烟囱才会有袅袅炊烟升起;有了草垛,乡居的日子才有了踏实与满足……如今,咀嚼稻草的老牛渐行渐远;电力、煤气取代了柴草,稻草变得不金贵了,草垛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草垛在我的记忆中却如花盛放,馨香如昨。

在《天井情结》一文,她这么追忆膝下承欢的天伦之乐:每逢过年过节,我们姐弟几家人一起回娘家。做饭时,我们在天井摘菜、切肉,大家谈笑风生,天井里一片热闹;饭后,我们在天井洗碗洗碟,锅盆碗碟在我们的谈笑中被一洗干净。天井里,氤氲着欢乐祥和的气息。……母亲走后,我们把父亲接到城里住,娘家成了真正的“空巢”。娘家的天井变得寂寞冷清,当年的春意浓浓、欢歌笑语也只能留在我的记忆里。

语言很平实,画面很亲切,就算是哀愁,也很轻淡。

想来,她将这一切书写的时候,已是天命之年。

于是,更懂得了那“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的深意。

文字中,便有了一份自然而然的悲悯与缅怀。

晓风残月

邓翠群的笔名,还有另一层关照。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她喜欢的词人,笔名也隐然有致敬之意。

她与柳永的词作结缘,那是快40年前的旧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邓翠群离开企岗村到中山师范上学。同班有一个女孩,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在她的影响下,邓翠群买来唐诗宋词小札。渐渐地,唐诗宋词中的李白、李商隐、辛弃疾、李清照,他们的诗词浸润了她的青年岁月。

“那时候刚走出农村,还是懵懵懂懂的,而文学的世界,让我豁然开朗。”邓翠群说,那个时代,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精神生活很丰富,特别是对于写诗,大家都有一种热忱。

的确,上世纪80年代闪耀着理想主义情怀,各种思潮各种文学流派喷薄而出。李白、王维、白居易、周邦彦、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的诗词,如一道光照进了她的年华。

邓翠群在旅游采风。

柳永一生,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技法来创作,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邓翠群后来热衷于书写她的童年与青少年时代记忆,将昔日种种寻常可见、如今行将远逝的风物风俗留诸笔端,或许也是从昔日所读的柳永、王维等人的作品中体悟到什么,获得了灵感。

当年,柳永失意之时挥笔写下了“才子词人,便是白衣卿相”的千古绝句。正是因为这一句诗,他获得了仁宗皇帝的御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民间多了一个“奉旨填词”的柳永,有了一个“有井水处便有柳词”的传说。

历史上曾有一首小诗,托名为“白衣卿相”所作,此诗乍看缠绵悱恻,但字里行间隐含的深意,颇有柳永“更与何人说”的词风。不妨在此引录其前两联:“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今生无悔今生错, 来世有缘来世迁。”

不知托名“白衣卿相”的那个人,他又从柳永的词作中倾听什么,又汲取到什么?那一句“今生无悔今生错”,是否就是遥诉给柳永的一种安慰,对他在儒家文化下“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的求而不得却念兹在兹的安慰?

文学跟人生一样,总令人阐之未尽。但更多的时候,它们都是一个殊途同归的过程。偶然有的人读到了,这属于心灵密语的交换与探讨,也就开始了。

这大抵正是文字的魅力。

履痕处处

上世纪80年代留在邓翠群记忆中的,还有另外一个烙印:1985年,三水华侨中学由海外侨胞捐资所建。1986年,她成了三水华侨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此后,她一直在这里教学,直到退休。

“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的传统。”邓翠群回想,可能因为学生中有不少侨属子女的原因,学校的氛围一直很活跃。该校很多年前就形成了每年元旦前一晚举办“美食一条街”的传统,学生们自发张罗摊位、摆设和各式美食,有人还拿出吉他和音响当场献艺。从美食秀到才艺秀,这一道风景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2019年,邓翠群在四川凉山州盐源中学支教。

在这样的氛围下教书育人,邓翠群的心里也多了一份恬静和平和。她写过一篇《衣柜里的红“战袍”》,将她从教以来的历次高考往事一一述说,有2003年高考期间遇上非典肆虐,也有2016年退休前夕带高三年级一个文科班和一个艺术班的事。她写道:“以前在高考带考时是没有统一穿红衣服的,近十年才兴起穿红马甲。我的‘战袍’有大红、紫红、橘红、玫红色,大红大紫,意头非常好。每一件‘战袍’,象征每一届学生,里面凝聚着辛勤的汗水及成功的喜悦。”

退休后,邓翠群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创作。2019年,邓翠群选择到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柔性支教,凉山深处的他乡风物、彝汉深情,深深烙在她脑海。她撰写了5000多字的长篇散文《远山的呼唤——在盐源支教的日子》,讲述那里的见闻,讲述佛山援凉干部的点滴,分享支教的体会。

“最难忘的,是我给盐源干海中学的师生讲了一个关于写作的讲座。”邓翠群说,当时80人的场地全坐满了,师生们听得很认真。她想,如果能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自己就很欣慰,不虚此行。

这两年,邓翠群的足迹越走越远,年轻时候的文学梦,指引着她走向一个又一个远方:萧红笔下的呼兰河、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路遥笔下的陕北高原……

“我每个季度出游一次,有一句话说得对,身体与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作为一个创作者,邓翠群有她对梦想的热忱,有她自己所坚守的信念和真诚。

对话

记者:为什么钟情于书写乡土记忆?

邓翠群: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那里的一山一水,皱褶着浓浓的乡愁;一草一木,散发着岁月的馨香,一砖一瓦,镶嵌在记忆的心房。随着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乡村的很多风俗和传统也在逐渐消失,我写乡土记忆,是希望把这些东西留住,把乡愁留住。

记者:现阶段有什么创作计划?

邓翠群:先把被列为佛山市委宣传部2020年佛山市文艺精品项目的散文集《乡韵》的稿子整理、修改好,争取明年上半年完稿。现在在学写小小说,尝试用不同的文学形式表现生活,书写人生。

原标题:醉心描摹家乡风土、飘逝往事、故人深情的三水散文家邓翠群:

人生那笔法描红或留白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杨立韵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