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明迎春花市传统民俗添新意 花开富贵好意头

2020-01-21 13:03:45来源:佛山在线

前昨两日,不少市民携老带幼前往位于高明体育中心的高明迎春花市感受年味,店主忙着招呼前前后后走进摊铺中看花的顾客。阵阵花香在街道上飘荡着,与人潮喧闹声相交融,形成一幅热闹非凡的图景。

自1995年在东华路举行高明第一届迎春花市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明花市内容也逐渐从单一的年花摆卖变为当今集“逛、影”于一体的年味嘉年华。逛花市,永远是不少高明人年前必备的例牌活动之一,但对于不同的市民而言,花市又有着不同的春节味道。

花市数次易址形式不断丰富

前日,七旬老人李茂盛与亲友两人走在花街上,花市对于他们而言是新奇的,碰到一些有趣的摊档,他们会停下来观察,啧啧称奇。“现在花市变化真是越来越大了,时代真是变了。”李茂盛说。第一届花市举行时,李茂盛40多岁,正值中年,一转眼他已成了耄耋老人,但花市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与时尚化。站在创意集市前,李茂盛说:“我很好奇下一个十年,花市会再变成怎样。”

和他一样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今年90多岁的老人谭七。拄着拐杖,弯着腰,年岁让她的步伐变得缓慢,但花市作为一年一次的传统习俗,她坚持要让家人带她出来在人潮涌涌的热闹花市走走。“逛花市好啊,好看啊。”年岁虽然在增大,老人的眼睛却依然很明亮。

前日,高明迎春花市热闹非凡,市民在挑选新年鲜花。

虽然20多年过去了,但每个花市搬迁的地址李茂盛依然能够清楚地数出来。李茂盛告诉记者,2005年前的花市在东华路、泰和路、中山路以及大德路四个路段举行过。“以前高明中心城区的范围还比较小,2005年前大多数是哪里新建道路,比较宽敞的,就在哪里举行。”他说。

李茂盛的亲友说,2005年花市搬去了明理路,也就是现在客运站处,相较此前,住在东华路附近的他前往花市要花更多时间,但他前往花市的次数不减反增。“花市去了客运站之后人流量明显增大了很多。人流多了,商家也活跃了,花的品种也多了。”李伯说。

曾在沧江中学读书的学生曾俊棠前天也去逛花市,他说,2015年花市开始搬去学校一旁的明国路上。“最热闹的时候,基本上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花市盛况,只要停下选花都会挡住在后面市民的路。”曾俊棠说。

前日,市民在迎春花市挑选新年挂饰。

2018年,高明花市搬到了现在的区体育中心。今年48岁的刘致威认为,近6年内,每一次前往花市,都可以感受到西江产业新城的快速变化。而花市自搬来体育中心之后,活动场地变大了,交通管制难度变低了,停车位增多了,花市整体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得到丰富。“除了年货、年花各自分区外,举办方还设置了紫藤花步行道和表演舞台,这是以前靠一条花街不能实现的。”刘致威说。

时尚潮流在变年俗情感不变

“最初的花市品种很单一,主要都是年桔为主,没有现在这么多年货、玩具之类的其他东西。”李茂盛说,不过,他和亲友逛花街时常常是只逛不买,纯粹感受周边氛围顺便赏赏年花。市民刘志以前因为工作忙碌很少逛花街,如今因为花市多出不少新花样,无论多忙他也要抽空带上家人出来逛逛花市,逛花市算得上是刘志一家年前团聚感情的最好且最便利的方式之一。

市民刘念也把逛花街当作“逗孩子”的一种方式,每年逛花市,她都会酌情给两个孩子50~80元的活动资金,让孩子记录下自己买了什么,剩下多少钱,以此锻炼孩子的算数以及规划能力。而老人区苏梅的花市之行是甜蜜的,前天正是她与丈夫的第48个结婚纪念日,像以往一样,他们选择以先逛花市,后“撑台脚”的方式庆祝这个宝贵的纪念日。

两名学生穿着奇特的服装行走在花市中。

当天,区苏梅的丈夫还买了一盆年花,结着许多小花苞。区苏梅说:“你别看年花现在长得平淡无奇,到过年花一开就很好看了。”区苏梅一家在过完年后,往往还舍不得把花丢掉,转头把花种到花园里,还可以再欣赏一段时间。对面的店铺内,市民刘碧欣忙着吩咐商家用旧报纸包起鲜花。“鸿运当头、步步高升……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祝福寓意,过年迎客接亲,鲜花是少不了的,花开富贵,图个好意头嘛。”刘碧欣说。

伍强是摄影爱好者。当日,他端着刚入手不久的新摄像机四处寻找花市的亮点,留下这座城市的记忆。这么多年花市最让他难忘的还是十多年前的一个年三十晚,在家里买好年花后,抱着“捡漏蔗”想法的他推着自行车悠闲地走在花市上,临近收市,一位摊主竟然只收3元钱就卖掉店铺剩下的大盆年桔。但可惜那时候他骑着自行车出行,年桔体积较大,一犹豫就错过了,为此伍强一直“心挂挂”到现在。

另一边,00后刘淑仪家中已经买好了传统对联,但当她在花市见到3D版创意对联的那一瞬间,她又忍不住再买了些,只见创意对联上,一些字被替换成玩偶的形状,如聪明伶俐的“聪”字直接被一根“葱”替换了。“这些3D对联很有创意,在我的朋友圈里很受欢迎。”刘淑仪说。

前日,市民把心仪的年桔拉回家。

走到转角处,10后的叶梓晴跟着旁边店铺播放着的歌曲《迎春花》哼唱着曲调。“花开富贵人尽畅怀,万事胜意无牵挂。”正如歌词里表达的祝福,尽管时代在变,但花市买花、春节摆花依然是高明人扮靓家庭,憧憬全年财源滚滚、花开富贵的美好愿望与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

特写

花市里的街坊情

昨日下午3时半,正是花市人流相对密集的时候,相较于其他花盆摆放得满满当当的摊位,“晴朗年桔”摊位的空地上较为零散地摆放着为数不多的年桔与紫黄二色的菊花。

这些都是“晴朗年桔”摊位当天卖剩的年花年桔,因为熟客较多,在货车来回运输之间,摊位上的年花年桔数量在不知不觉中消减了下来,而新的货品还没送到。

市民在一片美丽的紫藤花中漫步。

“我选出来之后,按之前那么做就好了。”顾客黄小姐对年花的造型与样式比较上心,再忙也特意到现场选花。因为是熟客,省去了讲价与询问的环节,半小时不到,一单交易就完成了。

花市记录欢欣时光

时间回拨到2013年,区柳兰清楚地记得,那时的迎春花市仍在高明客运站旁的明理路上举行,晴朗年桔正是诞生于2013年的迎春花市。建摊之初,起名字是让不少摊主头痛的事,名字相当于名片,既要响亮又要有特色。

而“晴朗年桔”的命名颇有意义。一年前,它名为“晴晴年桔”,晴晴正是区柳兰的女儿尹晴的小名;今年,摊位改名为“晴朗年桔”,这是为了庆祝儿子尹朗的出生。

2013年,正在一家人沉浸于家庭新成员诞生之喜时,初具雏形的花市小店在匆忙之中开张了。一开始,店铺由区柳兰的父亲及姐姐负责经营。最初的“晴朗年桔”,开摊只卖十多盆大盆年桔。那时,高明的物价水平还比较低,且客运站的摊位租金不算高,从农历年二十租到年三十,一个摊位大概3000元。

市民和可爱的鼠年吉祥卡通人合影。

转眼间,8年过去了,摊位从客运站辗转搬到明国路,前两年再搬到高明体育中心,活动的空间在不断变大,花市活动、店铺的种类形式在不断增多,但区柳兰一家小本经营的念头一直未变。每年虽然都会竞下两间店面,但一到农历年廿六,“晴朗年桔”就会将摊位转让给卖插花的店主。

“相较于赚取更多的利益,花市对我及家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相聚的机会,这段时间我们全家人合力做一件事,这就够了。”区柳兰说。店铺卖的花种与盆数在不断增多,参与花市经营的家人也在增多,有区柳兰的父亲、姐姐、弟弟和堂姐,从最初3人到如今6人,花市也记录着区柳兰一家老少年前的欢欣时光。

每天饭点之前,区柳兰往往会回家煮好饭菜,或者炮制一锅靓汤带到花市,简陋地搭上一张小木桌,一家人就这样围坐着,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一碗暖汤下肚,忙碌了整天的疲惫感一洗而空。饭桌上,一家人无话不谈。

用心做好熟客生意

因为连续帮区柳兰的摊位做了多年的搬运车主,司机潘师傅经常被区柳兰招呼着在摊档中解决早餐与午餐。这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随着他们在工作上更有默契,搬运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潘师傅的年花,往往也是直接从晴朗年桔中购买。“他们购花很爽快,可能是因为信任我,往往是不问价格,直接挑走然后叫我在运费里扣。”区柳兰说。

信任是区柳兰比较重视的营商之道,她是一名销售员,受经验的驱使,她往往在年中就开始着手挑选年花年桔。“我们要做就做口碑,因为是本地花档,买花的都是本地企业、市民,不能骗人。”区柳兰说。因为选花亲力亲为,年花年桔的样式、成长的趋势,她也越摸越熟。

“越做越有感情。”区柳兰说。去年年尾,刚生下儿子尹朗30天,还没完全出月子,她就急着跑回花市帮忙,“不舍得每一位街坊熟客,都是一个个加起来的,他们对我也会熟悉一点。”区柳兰说。

每年花市一过,区柳兰的微信好友名单中往往就会多上十几个熟客。等到来年,一些熟客就会直接用微信点单,让区柳兰按经验搭配好直接让司机运来。一家企业的外地工作人员前来购花,选了14盆花,区柳兰劝他少买一盆,因为春节年花摆放讲意头,虽然少做一盆花的生意,但她却觉得比多卖一盆花还高兴。

对于未来的计划,区柳兰并没有想要把店面做大,但她希望把每一个熟客做实。“我们以前也当过买花客,将心比心,买年花年桔一年只有一次,对于一些家庭而言还是挺重要的,我们希望把年花当作一种新年祝福,把福送进更多市民的家门。”区柳兰说。

原标题:传统民俗添新意花开富贵好意头

高明迎春花市人气渐旺,市民到花市感受年味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谢文骏

图|记者吕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