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高端访谈|陈恩维:传统民俗如何拥抱新时代?

2021-03-09 13:01:17来源:佛山在线

作为流传数百年的传统民俗活动,“行通济”是佛山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符号。往年正月十五“行通济”的现场盛况空前,参与者达数十万之众。“行通济”寄托着佛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彰显着佛山人民的德善精神和家国情怀。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今年佛山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网上“行通济”活动,而网上“行通济”也成为参与度越来越高的民俗新风尚。昨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学院教授、“行通济”民俗活动研究权威学者陈恩维在接受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时,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民俗的变化、传播、修复重构的思考。

专家简介

陈恩维,博士,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专著3种,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主要从事民俗文化、古代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际汉学研究。佛山历史文化丛书学术委员会成员,《地方社会、城市记忆与非遗传承——佛山“行通济”民俗及其变迁》一书的作者。

1\传承与变化是民俗发展的常态

民俗也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发生改变,昨天的时尚是今天的民俗,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民俗。

记者: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佛山举办网上“行通济”活动,该活动成为参与度越来越高的民俗新风尚。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陈恩维:变化是必然的,即使没有疫情,民俗也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发生改变,对网络时代作出回应。昨天的时尚是今天的民俗,今天的时尚就是明天的民俗。就拿“行通济”来说,这个民俗活动在数百年历史中经历了诸多变迁。首先,空间改变了。通济桥的地址、形状材质都在时代更迭中变化。如今的通济桥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文化空间,不仅规定着“行通济”的仪式细节和行走路线,也间接彰显了其基本内涵。其次,参与的主体改变了。从佛山本土的人到新佛山人,如今广佛地铁的便利、粤港澳大湾区的人群也参与到其中,还有一些并非广东的人,也通过媒体的了解参与其中,祈愿平安。再次,“行通济”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求健康、求子、求财,到赋予新时代“幸福佛山”“温爱佛山”“慈善佛山”的意义。种种改变都在告诉我们,变是民俗的常态。根据多年的观察研究,民俗几十年一变是很正常的。演变、变化是民俗存在的一种形态。

疫情不可能是常态,给民俗带来的是一种突变。以往民俗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演变,人们感觉不那么明显,新冠肺炎疫情将变化凸显出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不允许大规模聚集,而民俗恰恰是需要广泛参与的,因此,将民俗活动转向网上,不仅能满足民众广泛参与的需求,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也更安全更环保。

更早一些有网上祭祀,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跨越时空距离限制寄托哀思,当时并没有疫情,只是此次疫情让网上民俗活动变得更普遍,这会是新常态,是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的,是对网络时代的一种回应。在新时代里,民俗应运时代做出调整,顺应和尊重这种调整,都是必然的。但不管外在形式如何改变,“行通济”蕴含的对通济和谐的价值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始终未变。

2\多元传播与修复重构要两手抓

“行通济”逐渐发挥了建构地方文化形象的功能,也不断加强与国家和时代主流话语对接,以建立“行通济”与时代文化的联系。

记者:无论是现场还是网络上的民俗活动,我们都希望将其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播下去,您认为在当下要如何使像“行通济”这样的民俗活动成为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陈恩维:传统“行通济”民俗,一直发挥着地方文化记忆的功能。2006年以来,随着“行通济”入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逐渐发挥了建构地方文化形象的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公共文化概念,使地方政府在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的同时,看到了借此呈现和发展地方文化形象的契机。一方面,佛山政府将“行通济”的遗产化实践与佛山市“建设岭南文化名城”战略相结合。另一方面,佛山地方社会也尝试将“行通济”与国家和时代主流话语对接,以建立“行通济”与时代文化的联系。可见“行通济”的内涵在时代中不断调适,而在当下的非遗语境中,地方特色民俗保护的根本出路,也许是在于平衡传统民俗与个人记忆、地方形象、国家话语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建立一个大体公认的知识和价值体系,并对之进行日积月累的内涵叠加,从而使之成为个体需求、地方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文化载体。

因此,佛山可借助数字化手段,一边多元传播,一边不断对民俗文化进行修复和重构。而民俗在非遗语境下所经历的“修复”故事,也是多元传播中可圈可点的素材,这些素材会是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国传统民俗的修复与重构的路径。文化修复需要在尊重传统民俗自身的内在逻辑和时代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而调适其参与主体和文化内涵,也不能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此,传统民俗才能在新的时空和文化环境下获得修复、传承和发展,从而恢复其发展活力,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功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3\坚持政府“搭台”与百姓“唱戏”相得益彰

在不断修复民俗文化传承机制、传播机制上,政府更应主导让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与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相结合。

记者:在新时代下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修复,您认为政府可以做些什么?

陈恩维:去接受变化、应对变化。纵观国内,不得不承认很多民俗文化遗产都在被毁灭消失,因此政府在民俗文化素材存留、传承上需要去出力,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舆论引导,持续去保持人们关注和参与民俗的热度。

首先,积极寻找文化素材,这其中包括现有的元素和可复原的种种素材。政府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在现存老一辈传承人中唤醒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其次,千百年来传承下的民间信仰习俗的表现形态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需要舆论引导的,这就需要政府和媒体发力,在修复中给予科学论证,还原民俗文化应有的风采。此外,在中国,现当代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认知是严重缺失的。这就需要政府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去将其中的文化精髓大力弘扬。

所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民众都是主体,政府作以引导。民俗需要去拥抱这个时代,在不断修复民俗文化传承机制、传播机制上,政府更应主导,让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与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相结合,让民俗文化自然而然地根植民间,融入民众既传统又现代化的日常生活,这才是真正修复和传播民俗文化,也赋予民俗文化新的生命力。只有坚持政府“搭台”与百姓“唱戏”相得益彰,在变与不变中找寻保护与传承的价值链,才能让传统文化散发出更持久的迷人魅力。

原标题:高端访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学院教授陈恩维:

传统民俗如何拥抱新时代?

来源|佛山日报

文|记者刘蓉

制图|曾咏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