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品城|禅城福贤路:600多米老街的新风貌

2021-06-08 17:01:20来源:佛山在线

每一条老街,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故事。而街名,则往往记录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生活的向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福宁百货、红星戏院、翠眉楼……倘若时光倒回至上世纪30年代,有一条家喻户晓的佛山老街,承载了20世纪佛山大部分的繁盛时光。福贤路,这条百年老街在佛山人眼里拥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穿过岭南天地,来到福贤路,只见昔日的骑楼商铺都已修葺一新,服装店、餐吧、咖啡馆藏身镬耳楼下。这条佛山老街,曾经是明清时期佛山繁华的商业区。经历数十载风风雨雨,曾经的光鲜一度被淹没。近年来,祖庙东华里改造,福贤路“修旧如旧”,并加入了新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建筑

缩小版的佛山古镇

翻阅《佛山历史文化丛书》,可以了解到福贤路是从清末民初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佛山古镇的重要商业中心。该路是1930年~1931年在福宁里、通花街、早市、黄伞大街等旧街道的基础上开建的马路,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打开地图,福贤路北起福禄路、莲花路、燎原路交汇处,南至纪岗街口,与福宁路相接,长为600多米。沿着福贤路一路行走,道路两侧的建筑样式可谓“建筑博览会式”。建筑以二至三层高的民初半西式建筑为主,有不少是当时流行的骑楼,空间布局仍多为“下铺上居”。建筑装饰都极为讲究,除了传统样式外,还有西洋的石米批荡、山花屋顶等。二楼不是小阳台,就是不同样式的彩色玻璃隔扇窗,使整条路的外立面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岭南特色的建筑加入了新的元素。

曾经的福贤路的东西两侧,街巷特别丰富,有独立名称的就有六七十条,许多是诸如东华里、祖庙大街等名街巷,单文保级建筑就有20多处。福贤路一带,可谓是缩小版的佛山古镇。

过去的福贤路并不宽敞,是一条只有两条车道的老街。然而,就是在这条并不算长的马路上,集中展现了佛山商业的业态。整条马路店号林立,有老字号如“梁仲弘抱龙丸祖铺”“朱炳昌膏丹丸散祖铺”“黎祥泰狮头铺”等,还有丝绸布匹、铁器农具、日用杂货、地方小吃、茶楼酒肆等商铺,非常繁华,是当时重要的商业中心,各自不同的商业形态,体现在建筑上也是各有特点。

这里,有高高耸起的镬耳式封火山墙,也有西洋式的建筑;有中西合璧的西医“康乐医院”多层建筑,还有在香港经营“屈臣氏”及洋行业务的华侨巨商叶氏所兴建的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蕺园”。

商业

昔日商业中心如今潮流胜地

去年10月,佛山历史文化专委会成员崔国贤和其儿子崔衡晋将数码版画《印象·福贤》捐赠给禅城区博物馆。画中不仅呈现福贤路建筑旧貌,还呈现了昔日生活气息。一条上世纪50年代的骑楼街画有纪岗街市集;有牛杂档、黄牛党,有卖咸酸档,有新开张商铺南狮助兴,也有秋色巡游队伍。骑楼内是各式的杂货老店、裁缝店、理发店、中成药铺……人们休闲自在地穿行其中,反映出佛山昔日的繁华。

福贤路美食一条街。

透过这幅画,仿佛能听到往日茶楼的吆喝声,看到商铺的林立拥挤,各行当在市集穿梭叫卖,闻到路边小吃的飘香,充满了浓浓的岭南特色与故乡情。

福贤路从街头到街尾其实只有600米,如果恰逢上下班高峰期,车龙便堵在繁华和流年之间。从福贤路南往北走,昔日的骑楼商铺都已修葺一新,小店、餐吧、咖啡馆藏身镬耳楼下,现在都属于岭南天地。再远一点便是佛山祖庙,繁华时段已是人山人海。

日式风格的烤肉店、港味十足的茶餐厅、热火朝天的火锅店……在福贤路,有多种美食供大家选择,精致的店面装修让人食欲大增。充满情调的清吧,很适合三五知己聊天聚会。

这里还有女生都爱逛的旺角潮人坊,里面一家家精致的店铺总是给人一种“买买买”的冲动。

在年轻一代眼里,福贤路是他们的潮流胜地。这里保留了佛山的岭南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元素加入,变得更加可爱。

链接

福贤路昔日的老字号

红星影剧院:

一代佛山人的影院记忆

红星影剧院开张于1954年,是首个玻璃幕墙建筑。作为当时珠三角地区最辉煌的影剧院,红星影剧院可以称得上是佛山的文化标志。就连当年红极一时的红线女、马师曾等艺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拥有1568个座位的红星影剧院,成为大家娱乐休闲胜地,曾经是当时整个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影剧院。还带旺了周边的茶楼食肆。当时的剧院经理白棣富有商业头脑,把侧边的售票处也改成茶座,观众可以边吃边看演出,使红星影剧院更加火爆了。

后来,随着电影技术的提升以及新型电影的崛起,红星影剧院逐渐被取代,也埋没在历史的潮流当中。2009年,走过55个光阴岁月之后,红星影剧院随着祖庙东华里的改造而被拆除。

翠眉楼:

名震一时的城市客厅

翠眉楼是佛山四大茶楼之一,大约开设于上世纪40年代。那个年代的茶楼门面并不大,一般都是一两层,而位于福贤路的翠眉楼却有三层高,成为佛山茶楼里的小地标。

翠眉楼也有一段有趣的开创史。当时,“早市”卖鱼档旁边有一块凹地,整天湿漉漉的,人称“凤眼”。后来有商家在这里建起了三层高的翠眉楼,做早茶生意,生意红火,盛极一时,彼时连广州、香港的明星都慕名前来。因靠近红星影剧院,粤港的粤剧大老倌也常光顾,一时风光无限。

对于那些老佛山来说,每当走过福贤路,总会想起当年翠眉楼那壶铁观音茶水的味道,记得那份干蒸烧卖凤爪排骨的滋味,也记得当年与好友知己共享早茶欢乐的时刻,但是记忆仍在心头,而翠眉楼却已不再。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佛山人摇篮

康乐医院旧址。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原来坐落在禅城老街福贤路,随着接诊量的持续上升,停车问题日益严重,超负荷的旧院区难以满足众多街坊的就诊需求。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旧址始建于1950年8月,前身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佛山分院”。1991年10月经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加名“佛山市妇儿医院”。上个世纪90年代,在该医院出生的孩子平均每年有3000多人,有“佛山人摇篮”之称。

2000年后,该院的医疗设备、环境逐渐不能满足市民需要,每年出生人口下降至1000多人。2005年5月该医院搬迁至禅城区人民西路。为配合东华里片区改造,2009年6月3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旧址开始拆除。

东华里古建筑群:

展现清代佛山的历史风貌

东华里古建筑群。

东华里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风格,完整地展现了清代佛山的历史风貌。

东华里古建筑群位于福贤路中段,全长146.4米,街内有自清初至清末的祠堂、民居54间,总占地面积10217平方米,古建筑群面积6700平方米,是目前广东省内保存最完好、具有珠江三角洲典型风貌的清代古街道。

东华里原名“杨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后两族相继衰落,房产逐渐转卖与他姓,清乾隆年间改为今名。里内首尾均有闸门楼,设有更楼。街道宽阔,路面洁净平整。两侧建筑风格整齐划一,且多是水磨青砖墙、石脚镬耳悬山顶建筑。

蕺园:

民国初期的仿西洋建筑

蕺园位于祖庙街道辖区福贤路131号,民国初期仿西洋建筑,为当地叶氏家族所建的一座中型西式花园别墅。蕺园由园围墙、门楼、主楼和副楼二层西式洋楼建筑各一座,以及周边的花园组成,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围墙以正面面向马路的一边为主,为红砖砌基础,青砖为墙体的西式勾砖缝砌法,有当地绿琉璃瓦顶脊。围墙中的园门楼高大别致,外立面作西洋式园拱门处理,其内向则为卷棚歇山顶中式做法。

目前园内的围墙,门楼及主、副楼均保存完好,其余的花园面貌已无存。蕺园是市区内仅存的民初时期两座西洋式花园别墅之一,是反映佛山人思想开放,吸取外来文化精华为我所用的重要实物例证,具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98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

原标题:禅城福贤路:600多米老街的新风貌

来源|佛山日报

文图|记者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