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论 >

广发基金王海涛:A股机会大于风险 消费和科技确定性较高

2020-04-22 18:59:17来源:新浪财经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全球经济被动按下了暂停键,资本市场受此影响出现大幅波动。作为亲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下半年大幅下跌的投资老将,广发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海涛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显得更为沉着、冷静。

3月18日,当美股出现年内的第四次熔断时,他表示,“A股中长期布局时点来临,科技消费为重点方向”。“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沉着应对很重要。在这种时候,更应该深入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成长空间,因为短期快速下跌使得很多优秀的企业出现了价值低估的情况,是难得的投资时点。”

站在二季度的节点,如何看待全球经济面临的增长压力?A股能否在内外环境的交替冲击中走向“独立”?又如何在不确定性中继续向前?哪些细分行业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对于这些备受市场关注的话题,王海涛近日表示,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负增长,但疫情过后将重回发展正轨,他对正处于持续复苏中的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王海涛认为,中国是全球少有的全产业链国家,自我调节能力强,且政府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空间较大。基于此,A股市场中长期机会大于风险,建议从确定性更高的内需产业链去挖掘潜在的机会。

中国经济具有全产业链优势

“和2019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疫情全球扩散背景下带来的经济预期下修。”王海涛介绍,从欧美国家新增确诊病例变化来看,全球疫情防控拐点仍然没有出现。参考我国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停工停产使得经济活动供需两端都进入停滞的状态,2020年全球经济大概率会出现负增长。据IMF总裁奥尔基耶娃的表态,2020年全球实际GDP增速将从年初预期的3.3%下修至-0.1%。

不过,对于正在持续复苏中的中国经济,王海涛并不悲观。首先,历史上重大疫情的爆发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多是外生、阶段性的,相信在疫情过后,全球经济也会逐步回归正轨。其次,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国家,制造业广度和深度兼备,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经历阶段性的停工停产后,目前复工复产已经恢复到相当高的水平。第三,疫情发生以来政府主要通过结构性的对冲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性和减税支持,尚未动用总需求刺激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空间和灵活度仍然较大。

“我国在全球化趋势下实现了长足发展,目前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趋弱的背景下实现经济转型,在全要素生产率上实现突破是我国市场中长期的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是重要的支撑力量,也会显著受益于经济转型带来的红利。”王海涛分析道,他对中国经济转型充满信心。

A股中长期机会大于风险

受全球疫情影响,A股市场一季度走势可谓一波三折:1月经济预期企稳,流动性宽松带来了一波“春季躁动”行情。随后,随着海内外疫情发酵,全球风险资产波动率大幅提升,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权益市场大幅回撤,A股受此影响也出现一波调整。

在全球疫情尚未见到拐点、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如何看待A股市场趋势?对此,王海涛给出的答案是,中长期来看,A股的机会大于风险,对于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来说,当前是布局A股的不错时点。“一方面,我们基于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信心,A股从中长期来看一定会享受到我国经济转型的红利;另一方面,当前A股整体估值并不高,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值得长期投资的好标的。”

王海涛进一步介绍,影响股市的核心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流动性环境以及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从基本面来看,尽管GDP增速短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生产生活回归正常后可能还是会保持一定的增速;从流动性环境分析,全球无风险利率下行,国内流动性环境整体宽松,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比较好的估值提升空间。此外,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阶段性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水平;近期原油价格的企稳,推动全球风险资产进入阶段性的企稳期。

当然,市场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疫情会持续多久、对供给端和需求端有多大影响,还无法准确判断。另外,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全球经济预期下修对制造业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海外疫情还没见到拐点,王海涛认为,如果疫情扩散超预期,不排除会出现A股跟随全球股市再次出现调整的可能性。

“反过来看,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但由于不同资本市场背后的经济预期、流动性环境以及风险偏好存在差异,A股也有可能会阶段性走出独立行情。”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王海涛认为,今年投资上要以稳健为主,一方面更强调对风险的把控,另一方面也会更重视对内需相关投资机会的挖掘。

消费和科技是确定性较高的两大产业

对于资产管理机构而言,投资策略的确定包含几个步骤:先从宏观把脉影响市场的主要矛盾,从中观视角审视结构性的机会后,再在看好的方向中自下而上精选标的。对于广发基金主动权益团队而言,他们更强调精选个股,通过投资长期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优秀公司来分享企业的成长红利。

王海涛进一步介绍,中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到经济转型期,参考海外发达经济体的转型经验,消费和科技是最终可能长大的行业。消费行业依托于中国内需空间巨大以及居民收入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未来可能出现消费行业的巨头公司。而科技方向,像高端制造、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也是存在较大发展机遇的产业方向。

那么,哪些细分领域会有更好的结构性机会?王海涛分析,站在当前时点来看,海内外疫情扩散,国内不同行业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影响,例如,计算机、电子、光学产品、能源、化学品及药剂制药等对海外依赖度比较高的行业,以及部分终端需求在海外的行业如消费电子等易受海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偏内需的行业整体受影响较小,包括建筑装饰、食品加工、医药生物、房地产产业链等。

具体到投资主线上,他建议从确定性更高的内需条线去挖掘机会。第一,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未来三个季度投资端的发力是今年经济保持一定增速的重要支撑。其中,以水泥为代表的部分周期行业受益于逆周期调整政策,供需结构整体向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第二,部分可选消费行业内不乏已经构建深厚护城河的企业,疫情的冲击反而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白电和饮料制造这些行业过去3年的ROE水平在所有二级行业中最高且这些行业的ROE波动率也较低,说明这些护城河深的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疫情对企业的长期价值不会产生破坏。往后看,潜在的政策刺激和经济活动的修复,都可能带来业绩的反弹。”

第三,科技方向仍是具有较大发展机遇的产业方向。中长期看,疫情的扩散虽然让5G的建设节奏有所放缓,但通信技术的升级是中长期比较确定的产业趋势,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景气度依然向好。具体而言,供给多分布在国内、需求在全球的一些细分领域是重点关注方向。王海涛表示,中国的复工复产进度显著快于海外,随着5G通信技术的升级,一些消费性的需求会滞后回补,未来如果需求修复,这些企业可能成为最受益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