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

广州:解决高端人才后顾之忧 打造博士后“科研铁军”

2021-11-10 11:41:02来源:佛山在线

11月8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探访湾区青年新高度——走近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媒体采风行在广州启动。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佛山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的30余名记者,走进广州、深圳、佛山三地,探访科研机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展示大赛参赛选手创新创业风采。

采风行首站,媒体代表一行来到了广州。近年来,广州通过资金资助、打造平台以及引育并举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博士、博士后人才。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全市拥有在站博士后1092人,出站博士后中留穗工作的比例达到81.3%。

广州黄埔区生物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工作。/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摄

广州共有22个项目

入围总决赛

“现在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但是又面临器官供体不足、排异反应等影响治疗效果的难题,我们通过技术升级进行3D立体的类器官培养,模拟人体器官的正常组织和功能。”在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健康院”),该院细胞再生与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刘兴国实验室助理研究员郭璟祎介绍。他所在的团队进入了揭榜领题赛总决赛,项目为类器官再生医学新技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能移植到人体的类器官。”

广州健康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侯红明介绍,该院派出3支队伍参加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都进入了总决赛。得益于博士后制度和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目标引领,广州健康院的博士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该院现有员工380多名,其中54%具有博士学位,去年新入站博士后105人,今年截至10月份有80名博士后入站。

依托广州健康院成立的生物岛实验室,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四家省实验室之一,也有5个团队入围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实验室在站博士后孙骄杨带领“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项目进入创新赛组总决赛。在导师指导下,孙骄杨和团队曾在2020年初的抗疫攻关紧急项目中,仅用35天就构建了新冠疫苗开发所需要的动物模型。“这次参赛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博士后创业者,对于基础研究技术的产业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坚定了我继续研究的信心。”她说。

据了解,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广州有22个项目进入总决赛。

大力支持

打造博士后“科研铁军”

广州博士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批团队挺进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很大程度上源于广州近年大力实施博士后培养制度,并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级调研员陈玉元介绍,广州为博士后在资金资助方面提供生活补贴、科研项目资助、安家费用等,2021年仅广州市人社局拨付给博士后的各类资助就有近2亿元。

广州还在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高等院校和高新市属企业设立科研平台,打造“三站两中心一基地”为主要布局的青年创新人才蓄水池。在政策引导下,广州全市共设立了5个博士后流动站,108个博士后工作站、分站,149家省市两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42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同时,广州还通过政府组团招聘、院校招聘、展会招聘等多种形式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

作为广州高端人才和科研资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黄埔区现有在站博士后204人,累计接收出站博士后188人。在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该区有12支队伍入围总决赛。

这些数据也体现了该区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上的成效。黄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周锦高介绍,2016年,黄埔区开创性地开展了首届区博士后创新中心评选,并在2017年提出“上管老、下管小”的人才服务模式。截至今年10月底,该区累计发放博士后设站、博士后安家费等补贴近1.13亿元。

此外,黄埔区还通过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大湾区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门户等平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提高对高端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逐步锻造出一支科研领域的“黄埔铁军”。

文/佛山日报记者倪玉洁

编辑 | 林晓筠